一.“帮扶活动”主题
加强党员再教育工作,落实困难生帮扶制度
二.“帮扶活动”目的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替身边同学排忧解难,从而提升学生党员的威信,同时也将党员再教育工作落实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党员在帮扶过程中不断审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三.“帮扶活动”背景
党员教育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我系党支部今年工作的重心。目前,我系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方面做的比较务实到位,但在党员的再教育工作方面尚有欠缺。我系党员的再教育工作目前只停留在开支部会议、做党建材料等形式上,缺乏实践载体。因此,将党员再教育工作落实到实践中,提高党员党性,真正做到学生党员服务同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此同时,为响应党委书记在会议上提出的“关心身边边缘人”的号召,我系学生党支部特将“关心身边边缘人”活动与党员再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真正实现有困难找党员。让学生党员关注身边困难群体,为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深入了解身边困难学生拓宽信息渠道,继而使身边的边缘学生能及时得到关注与帮助。
四.“帮扶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明确帮扶对象,党员分小组实行结对帮扶,初步制定帮扶计划
1.由辅导员根据班级学生家庭情况、综合测评成绩及其平时表现情况,结合班级同学及科任老师的意见,确定班级中需要帮扶的困难学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落后、思想行为困难、就业困难等学生)。
2.党员自行分组,明确帮扶对象,实行结对帮扶。党员自觉下宿舍与帮扶对象交流,组织帮扶对象填写基本情况登记表,了解他们的现状和未来努力方向并做记录。同时充分发挥帮扶对象所在班级积极分子的作用。通过帮扶对象所在班级的积极分子充分了解帮扶对象平时表现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制定初步的帮扶计划。
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2年8月):实施帮扶计划,全面开展帮扶活动
1.党员坚持每月下宿舍与帮扶对象进行两次谈话,并及时做好谈话记录。了解帮扶对象的思想发展情况,同时在每月与帮扶对象的交流中加深对帮扶对象的了解,为帮扶对象提供学习、就业、时政新信息,并给予帮扶对象必要的学习、心理指导。
2.各小组党员通过对每月谈话记录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辅助帮扶学生合理制定本学期学习、生活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建立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等。
3.各党员为帮扶对象建立电子档案,具体落实到对帮扶对象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监督,如上课出勤情况、每周学习状况分析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帮扶对象一旦出现不理想情况,党员及时调整帮扶计划,同时与帮扶对象进行交流并向帮扶对象辅导员及时反映,帮助帮扶对象调整心态,正视不足并予以改正。
4.党员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如党员通过与帮扶对象组成小组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竞技类、趣味类活动,引导帮扶对象通过参与活动积极与他人交流,努力发现帮扶对象身上的闪光点。
5.各小组党员每两周开展一次经验交流会,对帮扶过程中的突出成效进行和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并就帮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交流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各小组党员畅谈帮扶工作的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帮扶活动开展中实现党员的自我再教育。
第三阶段(2012年8月—2012年9月):总结帮扶工作经验,共享优秀学习成果
1.各小组党员上交帮扶对象一学期转变情况表及帮扶情况总结,同时帮扶对象上交一学期党员的帮扶反馈及自我总结。
2.结合帮扶对象反馈情况及辅导员、班级同学、科任老师的意见,评选出优秀帮扶小组及优秀党员进行表彰。
3.将优秀帮扶小组的帮扶经验及帮扶成果以书面形式进行发表,并召开支部会议,号召全体党员共同学习,推广优秀成果。
中文系学生第四党支部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