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文化活动
·学术交流
·学院新闻
·文院风采


学院新闻
名师讲堂|王德胜: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性品格
作者:;日期:2025-03-2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明确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重要命题,进一步推广文学艺术对现实人生的改造和提升作用、塑造好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价值导向,3月21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教授为文学院师生开展了题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性品格》的主题讲座。文学院部分教师及硕博生参加,讲座由文学院洪水英副教授主持。

在讲座上,王德胜围绕“中华美学精神”主题,结合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实际,讲述了学术层面上对中华美学的多层次把握与“中华美学精神”内在的人生情怀内核。

首先,他就“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进行了多样化思考和多层次剖析,提出高校要踊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当代中国文艺内在美学追求的具体规定,将文艺创作于理论批评活动的价值构建要求在实践中落地。中华美学精神特质是与西方美学相对而言的,可以从追溯中华美学思想的源头找到基因,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也是该民族精神成长状况的重要标识。追求真善美融会贯通的人生情致和审美旨趣,注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人格修养,把追求真善美作为人生的永恒价值,追求和谐,这恰是中华美学精神的要义所在。

而后,他提出文学艺术对现实人性和人生的改造与提升作用,具体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内在对优良传统的呼喊,人们在具体问题的实际呈现中发现其隐在的文化联系,并以之进入问题的深层思考,他赞扬了学校开展传统美学欣赏课程的做法,带领学生在不完善、不完美的生活现实中为人们揭明意义实现的人生实践的方向,有利于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实践,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不断感知自身生活现实的情感特性与价值属性,明确人生道路的方向。

除此之外,王德胜还特别强调,要在学校夯实研究“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青年一代能“擦亮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创造出精彩的日常生活审美体验”,也就可以越多地把握世界,越多地发展起他的素质,这正与学校教育的“砺志笃行”不谋而合,也正是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体现。

活动后,王德胜和听讲师生围绕“中华美学精神”展开交流讨论,大家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表示在学校工作实践中将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推广工作,让有价值、有深度、有未来的审美观念深入人心,指引育人方向。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