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文化活动
·学术交流
·学院新闻
·文院风采


学院新闻
【名师讲堂】|毕飞宇:小说——无尽的可能
作者:;日期:2024-03-30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到,经书“开学养正,昭明有融”,可以启发学子。为点亮学子,提升学子文学素养,3月28日晚,文学院2024春季“开学第一课”之名师讲座第一讲“小说——无尽的可能”在闽南师范大学逸夫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受邀开展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黄金明主持。

讲座开始前,黄金明对毕飞宇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毕飞宇及其作品与成就。随后,学生代表为毕飞宇献花,表达对他的欢迎和敬意。

讲座伊始,毕飞宇首先说明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关键词——巴比代尔(Pabitele),这是赫拉巴尔自创的一个捷语新词,意指“善于从眼前生活中找到快乐”的一类人。他们就像水下的河蚌,整个身体就是上下嘴唇,唯一的有机组织就是舌头,因此巴比代尔们总是滔滔不绝,想通过嘴巴来看见自己。

接着,就赫拉巴尔的两篇小说《中魔的人们》与《钻石孔眼》,毕飞宇提出小说中出现的四种“不配套”,即小说人物与小说环境脱节;动态主体与动态的性质脱节;对象与对对象的认知脱节;强行建构人和环境的关系。据此,他认为赫拉巴尔的小说只剩下一个特征,即“说”,从而主张赫拉巴尔基本上是一个靠“嘴巴”支撑的小说家,他“把嘴巴交给嘴巴,把眼睛也交给嘴巴”。

而在“描写”与“叙事”上,毕飞宇认为赫拉巴尔采用了另类的方法,即“叙说”,如此他彻底屏蔽了小说人物的眼睛。这就带来一个现象,即赫拉巴尔的描写、叙事、结构、语言风格与完成人物的方法都是写实的,但阅读时却找不到任何现实主义的特征,同时也感受不到超现实主义或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基于此,他提出“巴比代尔主义”,意指巴比代尔们不再信任他们的眼睛,不再信任视觉,不再信任“看”,换言之,巴比代尔们不再信任对象,他们宁愿用自己的嘴巴再造出一个“对象”。

讲座中场,毕飞宇将内容转入“小说的戏剧性”。在他看来,好的作家并不在意戏剧性,因为这会伤害好作家求真的冲动。赫拉巴尔也是一个放弃戏剧性的作家,他始终不怎么在意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人物性格的强度、时间的跨度等等。即便如此,我们却能在其小说中,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戏剧性张力,这主要来自小说人物“不惜代价地参与生活”与丧失生活的冲突。

最后,毕飞宇以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来导入总结。他借用该理论提出的意识形态是一个“表述系统”之主张,指出所谓的“巴比代尔”是一种属于一类人的个人意识形态,属于一类人的特殊表述系统,这个表述系统不依赖个人意识,表述与现实关系(即对象)是通过想象或虚构的形式来体现。也因此,赫拉巴尔和巴比代尔充满了谎言的魅力。此外,基于对对象的放弃,赫拉巴尔通过巴比代尔们粉碎了主体,巴比代尔们就是“没有主体的主体”,在这无主体的过程中,巴比代尔们只是“当事人”、“替代者”、“行动者”。讲座尾声,同学们就讲座的内容、毕飞宇的小说创作等方面进行提问,毕飞宇一一给出了深刻、精炼的回复。问答环节结束后,现场的同学们纷纷手捧书籍,排起长队,等待毕飞宇老师签字并合影留念。讲座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讲座结束后,黄金明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表示,毕飞宇是一流的作家与阅读者,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小说的创作过程与方法,大胆尝试,向毕飞宇学习,与文学相伴,永远在路上。


文字:蔡钰淩/图片:汤嘉鑫,郑慧玲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