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22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俊民受邀为我院师生作了“出土文献与中华文化典籍传承发展”研修课程的系列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陈练军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课程共分三场。21日上午以“简牍整理与研究”为题,张俊民对简牍学的重要性、简牍整理与研究等情况进行介绍,重点讲解了简牍的时代、形制、材质、长度、字数、文字等内容,也涉及简牍中的编号与符号、简牍时代的防伪、册书的编联等,并探讨了简牍简牍文献与传统文献用字差异等问题。
21日下午的授课主题是“简牍文字的释读方法与实践”。张俊民分别从缘起、简牍释读的规律性总结、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实践实例这五个方面展开讲解。他充分利用红外扫描的清晰图版,根据简文词例、文书格式等信息,对多种西北汉简进行了校释整理,釐正了以往文字释读中存在的讹误。张老师结合大量研究实例,向师生示范了简牍文字释读的方式和方法,为师生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22日晚的授课主题是“简牍与汉代西北边塞的防御”,主要结合边塞屯戍类简牍,具体讲解了汉代西北边塞的防御情况。张老师将简牍内容与实地考古场景相结合,生动展现了汉代西北边塞的军事布局、防御策略和士兵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陈练军对本次课程研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张俊民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文史融通,视野开阔;讲解生动有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富启发性。张俊民的学术功底之深厚、研究功力之精深,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系列讲座旨在促进“出土文献与中华文化典籍传承发展”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推动本学科特色研究领域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