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式,加深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自5月14日起,文学院党委组织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教工党员优秀事迹”的故事征集与宣讲活动。从评选到选拔再到示范,积极扩大了好故事的影响力。
一、立项好案例,预热好氛围
5月14日上午,文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全体成员于博东104召开动员大会,集中讨论了“党员好故事”活动的开展方式,并最终确定与文学院宣传中心、学院红色宣讲团合作,进行“我最喜爱的老师”主题征文活动。
活动宣传分线上线下宣传。线上宣传主要是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平台推送征文活动;线下活动撒网面更广,通过各团支部宣传委员以及博东1楼活动展板效应,以吸引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
二、酝酿好故事,选拔好声音
截止5月20日,文学院宣传中心共收到“我最喜爱的老师”主题征文99篇,其中党员投稿57篇。宣传中心文职部门成员收集整理好征集上来的稿件,既尊重了“最佳人气教师”,又协调了学科结构,让同学听到自己所熟悉的教师故事,最终评选出15篇以小小说、散文和诗歌为题材的优秀稿件。
5月23—25日,党支部对报名参加“教工党员优秀事迹”宣讲的15级积极分子进行了两场面试与选拔,最终15名同学从6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这15名宣讲团成员在一周内熟悉背诵优秀征文稿件。如描写王念灿老师的《念着书里的光辉灿烂》,描写涂敏华老师的《你在九月叫醒我》、描写陈丽媛老师的《你的眼,有泉流出》等敬业爱生的事迹,受到了宣讲团成员的追捧,大家跃跃欲试。
5月31日—6月3日,学院党委对宣讲团的演讲情况进行了一一面试。其中,建议以抒情见长的杨彝萍同学朗诵《愿时光未央》,以PPT的形式展现王照年老师的风采,建议鲁小伟同学提前与郑礼炬老师沟通,再现《亦师亦友》的生动课堂,等等。宣讲团成员丰富了素材,增强了自信,做好了到团支部向的准备
三、搭建好课堂,示范好老师
6月起,文学院党委在各党支部低年级团支部创设“两学一做”微课堂,宣讲团成员在学院政工干部的带领下,相继走进4个党支部、16个团支部,将文学院优秀党员教师的风采播撒到每一位同学的心田。在场的同学在15分钟的演讲中,收听到教师在教书以外的育人故事,感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特别是各位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躬行示范“合格党员”的身影。活动现场反响热烈,活动热线在微博微信上直播,引起了师生的热议。
此次文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的好案例,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了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开展“两学一做”微课堂,有效地将“自上而下”的会议传达形式改造成全员参与的互动学习方式,让党员在串联低年级团支部中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感动。活动结束后,文学院党委还将组织“最美中文人”的评选,选拔优秀学生党员,甄选鲜活故事,让更多的党员将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先进事迹讲述出来,以“微课堂”形式传播党员好声音,与信仰对话,弘扬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