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主题教育
·组织设置
·党员发展公示
·支部风采
·学习新思想
·师德师风
·“三个好”


支部风采
百名党员讲党史 ——翻天覆地第二篇(1992-2007年)
作者:;日期:2021-06-0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6月3日下午15时,文学院党委于博东109教室举行“百名党员讲党史”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第四党支部学生吴晨熙、严泽慧、陈治宏,第三党支部苏艺芳、汤奕琦、林小晶、谢小红、张静雯、郑雯潇、程乔铃、黄儒宏、陈安妮、张佳欣、郑蕙兰、蔡毅婷、郑丹妮讲述了1992-2007年的党史故事。

学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1992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在奋斗中开创了新局面,我国社会发展各方面呈现出了新阶段性的特征。1992,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推动了社会道德、精神文明的建设;1994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开启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1995年,《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长篇通讯、《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社论的发表,学习楷模精神,弘扬榜样力量;1996年,在建党七十五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指出党领导事业的胜利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本经验;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洗刷了百年的屈辱历史,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1998年,抗洪抢险战斗铸就了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抗洪抢险精神,彰显了我们国家的决策伟力;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铸就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又一个历史丰碑;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成为了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国际舞台响起中国嘹亮的声音;2002年,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召开,新时代赋予青年团员新使命;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崇高品格和强大的凝聚力;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召开,纪念与缅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人民爱戴的党的领袖——邓小平同志;2005年,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召开,学习陈云同志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密切了青藏地区与各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无论在载人航天还是探月工程,还是其它高科技领域都实现了飞跃。回望这一时期的历史,国家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抉择和历史机遇,把握机遇开辟新局面,开拓创新创造新业绩。征途漫漫,唯有继续奋斗才能造就更加辉煌的历史!

1992年 “春天的故事”

吴晨熙,学生第四党支部,现任班长

改革的春风拂面,迎来了1992。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时年88岁的老人—邓小平同志,巡视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划时代的诗篇。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共六个部分近万字,贯穿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是谈话的灵魂。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以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排除了干扰,明确了方向,将中国改革开放再次推向高潮。大思路、大视角、大改革、大开放,举国上下忙建设,万众一心图振兴。中国经济的新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3年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

严泽慧,学生第四党支部,现任班长

1993年12月,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起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此全面开展。

青年志愿者始终贯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志愿者行动中,以热情献社会,以真情暖人心,青年志愿者行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如今,志愿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及社会各界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队列。青年志愿者行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1994年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千秋

陈治宏,学生第四党支部,现任团支书

自古水患防洪就是中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面对长江水患问题,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在长江三峡河段修建闸坝,改善航运并发展水电的设想。

七十五年后的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主持开工典礼。李鹏总理在大会上发表了《功在当代利千秋》的讲话。他表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经历长达四十年的论证,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又经过了近两年的施工准备,现在已经具备了开工的条件,中央决定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到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完成全面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历经26年,三峡工程建设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三峡工程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和巨大创造力的象征。

1995年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苏艺芳,学生第六党支部,现任学习委员

1995年4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并发表题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29日,江泽民发出号召:“孔繁森同志是我们全党的楷模。我们要像当年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一样,大力开展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的活动。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直坚守这份初心,践行这份使命。“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留下的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党员干部共同的精神财富。不仅如此,正如孔繁森在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他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歌,把自己高大的身躯融入了这片雄奇、壮丽的土地。让我们向孔繁森同志致敬,学习!

1996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

汤奕琦,学生第六党支部

199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1996年6月2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指出75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七十五年来,我们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道路,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在四分之三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用七年时间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迎来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新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75年的战斗岁月里,曾涌现一大批无私奉献的革命英烈和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像灿烂的群星闪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教育、鼓舞着一代代的人们。

1997年 香港回归:“一国两制”谱华章

林小晶,学生第六党支部

香港,中国地图右下方的一个小岛,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万分之一,在1842年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遭受着英国的剥削压榨。在国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和邓小平不断地与英国交涉下,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的怀抱,洗刷了百年的屈辱历史。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发展香港,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遵守中国的制度下,允许香港保有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问题的成功实践,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而且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1998年 荆楚抗洪,军民同心

谢小红,学生第六党支部,现任文学院自律会副主任

1998年夏,长江流域普降暴雨,长江干流水位跳涨,特大洪水迅速形成,全面突破警戒水位。荆江告急!湖北告急!

湖北省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全力以赴,迎险而上,奋起抗洪,顽强拼搏,与洪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殊死大搏斗,迎战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排除了一处又一处的险情,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先后战胜了八次大洪峰,确保了长江大堤安全,确保了武汉等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多难兴邦,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国家在党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军民一心,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决定性的胜利!

1999年 澳门回归:祖国统一大业进程的又一丰碑

张静雯,学生第六党支部,现任文学院党建宣传中心办公室部长

万众瞩目,举国欢腾。1999年12月20日0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和葡萄牙共和国的统治结束。

从1849年中国丧失澳门的实际主权,到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历史走过了整整150年,此时,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澳门回归祖国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也是继香港回归后,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又一个历史丰碑。

2000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郑雯潇,学生第六党支部,现任班级副团支书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了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2001年 “新北京,新奥运”

程乔铃,学生第六党支部成员

新奥运,新希望!200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这一年,北京申奥成功。对于中国人而言,奥运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和光荣实现的地方。

2001年北京的申奥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其蕴含着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北京,将以崭新的、多姿多彩的面貌进入新世纪,将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体育健儿和各界朋友,共同参与奥运盛会。而在这个新世纪,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新的姿态刷新世界关于中国的新的认识,让国际舞台越来越期待听到中国声音。

2002年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

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

2002年5月15日,纪念中国共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八十年前,“二八八运动”发生以后,留法青年深感团结起来进行抗争的必要性,随着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年轻力量。八十年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团员努力学习、积极奋进,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新风采,成为中国革命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青年运动8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肩负起责任和使命,为祖国奉献青春,创造了光荣的未来!

2003年 万众一心,抗击“非典”

陈安妮,学生第六党支部,现任班级团支书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国内爆发,全国人民群众陷入恐慌之中。面对这场灾难,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果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科技工作者夙兴夜寐、全力攻关;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相互支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奋起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疫病。

在全国上下与“非典”病魔斗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不屈的崇高品格,看到了源自民族灵魂深处强大的凝聚力。

2004年 隆重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张佳欣,学生第六党支部

2004年8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纪念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人民爱戴的党的领袖——邓小平同志!

胡锦涛同志在大会讲话中深切缅怀了邓小平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高度评价了他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

伟人已逝,精神永存!邓小平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各国人民的尊敬。

2005年 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

郑蕙兰,学生第六党支部

2005年6月13日,陈云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胡锦涛同志在会上高度肯定了陈云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陈云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我们党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艰难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陈云同志,就是要学习陈云同志优良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

2006年 “天路”全线通车

蔡毅婷,学生第六党支部

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01年6月,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开工建设。各参建单位和广大铁路建设者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并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

青藏铁路推动青藏地区进入铁路时代,密切了青藏地区与各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青藏铁路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2007年 “嫦娥”奔月

郑丹妮,学生第六党支部

2007年10月24日,现代版“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上演。

“嫦娥奔月”以其本身负载的诗情画意,在太空放射出特别耀眼的光芒。而嫦娥一号发射,它需要雄厚的国力作后盾,需要高尖的技术去打造,更需要凝聚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去奋斗。不论是发射中心的吊装班工作人员们,还是探月工程指挥者们,他们都为之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汗水。这种精益求精、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工作者正是中国新时代的缩影。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表明,我国无论在载人航天还是探月工程,还是其它高科技领域都实现了飞跃,这个飞跃来之不易。

以史为鉴,学史力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册上,我们党树立起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历史伟业。党史是鉴往知来的一面镜子,学习党史是固根涵源的关键。通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