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主题教育
·组织设置
·党员发展公示
·支部风采
·学习新思想
·师德师风
·“三个好”


支部风采
百年征程传薪火 区域党史润乡土 | 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党史流动课堂第四期
作者:;日期:2021-06-17

红色经典永传承,百年党史记心中。31名实习支教党员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化身红色讲解员,通过实习课堂,让更多学生了解区域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本期党史流动课堂,由学生第六党支部成员陈晓玥、郭蓉、林美玲、张佳欣分别在漳州第二中学、云霄列屿中学、长泰古农农场中学、为同学们讲述李金发、苏精诚、许爱国等漳州党史上的革命先烈和关于九龙江高峰谷的党史。

李金发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陈晓玥

故事简介:

李金发(1907—1932年),漳州南乡四社港口村人。少时读过几年私塾,13岁休学到漳州城广源布店染坊当学徒,后到田下鼎兴染坊做工。1926年参加丝纱染织工会,接着被选为丝纱染织工会主席,并领导该工会工人取得“二五”加薪和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的胜利。1927年春,参加漳州工农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他同王占春深入漳州南乡组织农会,建立武装并领导广大农民掀起“抗捐、抗税、抗息、抗租、抗夫”的“五抗”斗争,还带领农民武装严惩半林圩的捐棍郑仪水,木棉庵的税虫陈庭禄,极大地鼓舞了农民抗捐税积极性。

1929年9月6日,李金发与王占春带领农民武装袭击南乡何里庵反动族长会议,击毙反动家长11人。1930年11月,李金发任中共漳州县委书记,1930年冬,中共漳属特委组建,兼任中共漳属特委委员。随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一支队,任支队政治委员。后来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从此同陶铸、王占春一起领导支队转战漳州南乡、程溪和靖和浦边区一带,狠狠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1931年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李金发兼任委员。1931年冬,李金发、王占春等随同邓子恢一道到小山城、龙岭、龙溪墟一带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建立靖和浦边区根据地。1932年2月,为兼顾老基点的工作,李金发从小山城返回南乡。当天深夜,他冒雨回四社老家。由于叛徒的出卖,李金发等3人被捕禁于漳州监狱。在狱中,李金发同狱中三个战友疏通看守,挖通了监狱墙洞,越狱逃到上洋浦里村交通员洪麦家中,继续进行斗争。同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东路军进军闽南,李金发则留在南乡做好配合中央红军进漳的工作。他带领游击队员收缴散兵的枪支,分发宣传标语,发动农民群众烧田契、分粮食。4月19日下午东路军攻克天宝,傍晚已迫近漳州城郊。当晚李金发陪同邓子恢在古县大庵召开千人群众大会,会议结束时已接近午夜,李金发随即带领10多个游击队员率先挺进漳州。当他走上漳州新桥头时,被敌守桥哨兵开枪击中腹部,流血过多,于黎明前牺牲。

苏精诚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郭蓉

故事简介:

苏精诚,1915年出生在福建省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挣扎在社会底层,饱尝生活艰辛。10岁时,在亲友的接济下,开启了求学之路,先后在虎渡小学念初小,东山小学念高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高小毕业后,苏精诚求学心切,在老师和亲友的资助下,进入漳州省立龙溪工业职业学校和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深造。1932年4月,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扩军、筹款和抗日宣传活动。苏精诚毅然离开学校,从厦门回到漳州投笔从戎,在家乡发动组织同学、朋友和同龄人40多人,筹集枪支30多支,成立游击队,接受红军布置的筹款、筹物、宣传、带路等任务。1932年5月底,在中央红军完成进漳三大任务、回师中央苏区时,经邓子恢介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41年在战争中不幸牺牲,享年26岁。

九龙江高峰谷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林美玲

故事简介:

位于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的九龙江高峰谷,群山连绵、森林茂密。解放前,那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斗争得天独厚的隐蔽后方,有着一段血与火的革命历史。

高峰谷的一山一水,有道不尽的红色记忆。高峰谷红军寮位于望月山,属于饶和埔,永和埔、永和靖革命根据地边界。值得一提的是,在闽西根据地领导人张鼎丞、谭震林等领导下,不仅建立了“红军寮”,还设立了“红军窝”、“红色交通站”,这些都是闽西南革命斗争重要战略支点。

1932年5月,张鼎丞,谭震林走进高峰谷考察。谭震林就指着地图说,望月山是一个好地方,要做一个重点标记。张鼎丞就说,望月山可以拱卫我们红军队伍的安全,多打胜仗。从此,望月山就有了新的名字,叫做望卫山。

1935年6月底,红九团领导人吴胜、赖荣传带着500多名红军抵达高峰谷,拔掉了大屏,双峰多个反动据点,在望卫山成立闽西南交通联络站。在信息极为闭塞的年代,红军寮和交通站让中央的号令、重要情报、人员的往来和物资得以及时传递。高峰谷革命群众在腥风血雨中经受了考验,多位群众还为保护这一红色交通线付出了宝贵生命。

当时砖仔厝交通站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就有一位交通员,在撤离的过程中被国民党用机关枪扫射,当场死亡。同时因为砖仔厝交通站的房子,是沈莲和沈砖他们家的。因此,国民党反动派就对沈莲和沈砖进行严刑拷打。他们宁死不屈,保守党的秘密,最终不幸牺牲。当时,他们一家的房子也被国民党烧毁。

山高路远坑深,红色记忆永存。红军寮经过长久的岁月已经倒掉了,如今重新修葺,让我们得以找寻之前红军战斗留下的足迹,还有沉淀下来的红军精神。

许爱国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张佳欣

故事简介:

许爱国,漳州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生父曾水根,母亲许氏。家庭穷困,不满周岁被送进孤儿院,后由九湖乡农民陈榕抱养。
  加入共产党后,许爱国在斗争中十分英勇,为红军提供了丰富的军需物资,并利用深夜把这些物资挑运上山交给红军交通站。
  1937年7月14日下午,许爱国欲往白云村老据点汇报工作,她身背刚出生6个月的女儿,途经田中央村过港祖楼时停下来休息,不幸被田中央村大恶霸陈蓝发现,陈蓝即指使爪牙向许爱国包抄过来。不久,楼房被陈蓝的爪牙包围,形势十分危急。许爱国镇静自若,本来她只要从后门走出,就可以躲进甘蔗园沿江边逃走;可是她看到陈蓝抓着几个乡亲,荷枪威迫他们交出许爱国。在这生死关头,许爱国为拯救乡亲们的安全,勇敢地下楼,站了出来,怒视着敌人。在敌人的残酷折磨下,许爱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通过挖掘、梳理漳州本土红色资源并融入支教课堂,教学相长、知行合一,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认知,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