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组织设置
·党员发展公示
·支部风采
·学习新思想
·“三个好”


支部风采
百年征程传薪火 区域党史润乡土|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党史流动课堂第五期
作者:;日期:2021-06-24

雄关漫道,从头迈进;初心难忘,继往开来。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成员继续深入开展党史流动课堂走进中小学活动,引导中小学学生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本期党史流动课堂,由学生第六党支部成员李芊墨、黄汐雯、俞佳欣、黄儒宏、程乔铃分别在芗城实小、漳州一中分校、北斗中学、华侨中学和台商投资附属小学为同学们讲述昌丰泗、高渭南、王占春、李林四位漳州党史上的革命先烈和关于平和暴动党史。

昌丰泗烈士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李芊墨

故事简介:

昌丰泗(1936-1957),福建省龙溪县城关(今漳州市芗城区)人。1951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厦门第0528部队任卫生员。1953年7月国民党军调集重兵进犯东山岛时,随部增援东山参加围歼进犯敌军的战斗,荣获三等功。1955年抽调驻南京0510部队卫生训练队参加培训,1956年学习结束后返回0528部队77分队任上士卫生员。1957年随部调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参加民主改革。是年夏,当地农奴主在境外敌对势力支持下发动反革命叛乱,昌丰泗随部前往美姑县雯龙乡田浦村执行平叛作战任务。其时,部队已经安排他复员退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决要求在退伍前参加这次战斗。在战斗中,他奋不顾身地冲在前沿,在抢救伤员时遭到敌匪徒袭击,为保卫伤员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昌丰泗为中共正式党员。

平和暴动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黄汐雯

故事简介:

1928年3月8日凌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八闽大地南部,在党的领导下,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夺取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武装暴动,党史上称之为“平和暴动”,并被认为是在福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八闽第一枪”。

平和暴动不仅在闽南而且在福建全省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突破了当时笼罩八闽白色恐怖的重重迷雾,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工农群众,推进了福建革命的形势。

高渭南烈士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俞佳欣

故事简介:

高渭南(1907-193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乌石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北乡农民运动。1929年7月,在漳州北乡赤卫队指挥部任总指挥。1930年5月组织乌石暴动,并率领赤卫队退守天宝大山,为漳州北乡革命保存了武装力量。1933年4月,受土匪头吴某诱骗,被枪杀于郭坑,年仅26岁。

王占春烈士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黄儒宏

故事简介:

王占春(1905-1932),福建省龙溪县(今漳州市龙海区)人。1919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占春不畏形势险恶,深入漳州城组织工农群众,继续开展革命活动,随后转移至山区发展农会,建立革命基点,开辟了从漳州城至偏僻山区,方圆达100余里的红色区域。1928年3月,又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暴动,成立了农民游击队。1930年5月参加厦门思明监狱劫狱行动。同年底,正式成立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任支队长,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1931年8月成立闽南红军游击司令部,任司令员,率游击队创建革命根据地。1932年4月率部积极配合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城,扩大红军、筹措经费物资,支援中央红军的反“围剿”作战。1932年5月,在中央红军派遣的军事干部帮助下,闽南游击队扩编为闽南红军独立第3团,王占春任政治委员,与冯翼飞率部坚持闽南苏区。同年6月在反“围剿”战斗中,为掩护部队突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李林烈士故事主讲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程乔铃

故事简介:

李林(1915-1940)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也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李林是福建漳州人,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但李林心系祖国,归国后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投身于抗日战争当中。李林英勇善战,创下许多英勇善举。但在1940年日伪军“扫荡”晋绥边区时,李林不顾自己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引开日伪军,英勇抗击。被日伪军包围后,身负重伤的李林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殉国。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的历史是一本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生第六支部党员将本土党史知识融入教育教学,引导中小学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