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删除栏目
·学生组织
·特色社团
·规章制度
·学生活动
·下载专区


规章制度
文学院贫困资助评审办法
作者:文学院;日期:2016-11-25

 

文学院贫困学生认定评审程序

 

    为更好的做好我院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特制定相关规定,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资助资源。

一、所有管理规定根据《关于做好2016-2016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认真做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进行认定并执行,需要申请的同学必须认真学习相关规定。

二、在相关规定中我院增加三条规定:

1.有不团结行为的学生不得进行困难认定。(如对班级事情漠不关心,发表有损学校、班级的言论等)

2.待人不礼貌,穿戴不符合学生形象的同学不得进行困难认定(如穿拖鞋进入教学区等)。

3.学习不努力;劳动不积极的学生不得进行困难认定。

三、具体操作方法:

1、由全班同学选出2--4位班委,再由每个宿舍推选1人,组成贫困评议小组(约10—15人)。评议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评议成员要责任心强,诚实守信,能够公平处事,能严格保密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并签署保密承诺书(见附录1)

评议小组成员要熟悉我院《学生手册》中的《关于认真做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

2、通知学生提交困难认定的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网上申请。

3、困难评议小组组织调查申请人日常生活情况,通过礼貌程度、团结程度、好学程度、生活作风四个方面来调查。(见附录2)

4、召开贫困评议小组会议,结合学生申请书、家庭情况调查表及日常生活情况调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资格。(见附录3)

5、报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6、在院公示栏公示5天。

四、在评议过程中若发现申请的学生有虚假情况将进行严厉处分。

五、被认定困难的学生将在班级进行5天的公示,公示过程中班级同学若有异议可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反映情况,若情况属实将立即取消被认定困难的学生的认定资格;若反映情况的学生反映的情况不属实,将对该生进行严肃处理。

文学院学生工作领导

2016年9月29日

附录一 保密承诺书

    全体困难评议小组成员郑重承诺对被认定困难同学的名单及一切家庭信息保密,并对困难评议会的内容保密,不得擅自将有关信息泄露出去。

成员签字:

 

 

 

 

 

 

 

 

 

 

 

 

 

 

 

 

 

 

 

 

 

 

 

 

 

 

 

 

 

 

 

 

附录二 申请助学学生日常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

 

对象

礼   貌    程   度

团    结    程   度

好    学    程   度

生    活    作   风

很好

一般

很好

一般

很好

一般

很好

一般

 

 

 

 

 

 

 

 

 

 

 

 

 

 

 

 

 

 

 

 

 

 

 

 

 

 

 

 

 

 

 

 

 

 

 

 

 

 

 

 

 

 

 

 

 

 

 

 

 

 

 

 

 

 

 

 

 

 

 

 

 

 

 

 

 

 

 

 

 

 

 

 

 

 

 

 

 

 

 

 

 

 

 

 

 

 

 

 

 

 

 

 

 

 

 

 

 

 

 

 

 

 

 

 

 

 

 

 

 

 

 

 

 

 

 

 

 

 

 

 

 

 

 

 

 

 

 

 

 

 

 

 

 

 

 

 

 

 

 

 

 

 

 

 

 

 

 

 

 

 

 

 

 

 

 

 

 

 

 

 

 

 

 

 

 

 

 

 

 

 

 

 

 

 

 

 

 

 

 

 

 

 

 

 

 

 

 

 

备注:此调查表将作为调查对象的评定依据之一。

                                                               调查班级:              

总结:

根据民主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礼貌方面:XXXXXXXXX比较优秀;团结方面:XXXXXXXXX比较优秀;学习方面:XXXXXXXXX比较优秀;生活作风方面:XXXXXXXX比较优秀。

 

附录三 文学院困难学生小组评议测评表

评议班级____                                      2015---2016学年

 

排序

推荐等级

姓名

困难程度

理由

认定指南

 

 

 

 

基本分60分

1、孤儿、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20分)

2、单亲或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长期卧床家庭缺乏劳动力,家庭又无固定经济来源且亲友无资助能力者;(+20分)

3、家庭被地方政府列为特困户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20分)

4、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者;(+15)

5、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条件差,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者;(+10)

6、因家庭经济贫困,无力支付在校期间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10)

7、家庭经济困难且多子女上学(10)

8、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10)

9、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10)

10、酗酒、抽烟经教育不改,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经营性网吧、通宵上网;(-10)

11、有与其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不相符的其它高消费行为或不当消费行为。(-10)

如有除上述情况存在,可依具体情况加或减5—20分,并写明理由。

 

 

 

 

 

 

 

 

 

 

 

 

 

 

 

 

 

 

 

 

 

 

 

 

 

 

 

 

 

 

 

 

 

 

 

 

 

 

 

 

 

 

 

 

 

 

 

 

 

 

 

 

 

 

 

 

 

 

 

 

 

 

 

 

 

 

 

 

 

 

 

 

 

 

 

 

:“困难程度”一栏从特困、贫困、一般困难、不困难中选择一项填写;

    “理由”一栏按照认定指南中的分数填写并附带说明;

希望大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班级的贫困生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评分表(讨论稿)

姓名:               班级:                 

项目

评  分  标  准

分值

认定等级说明

 

1、父母双亡或烈士子女(50分);属于低保家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建档立卡对象(20分);单亲困难家庭子女(10分);父母一方丧失劳动能力(10分);其他双亲困难家庭(1-5分)

 

1、困难生认定分为三个等级:

⑴、一级:85分以上;

⑵、二级:84-70分;

⑶、三级:69-60分。

2、60分以下原则上不能认定为困难学生。

 

2、家中同时有兄弟姐妹接受义务制教育(5分);家中同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接受非义务制教育(8分)两人上大学(其中有一人上三本)(10分)。

 

3、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分);其他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分)。

 

消费情况

 

1.生活俭朴,无不符合家庭情况的高档消费或不当消费行为(20分)。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配置电脑、手机、佩戴金首饰、高档时装、高档化妆品、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经常到校外餐馆聚餐或到网吧通宵、旅游、在校外租房等与其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不相符的其他高消费行为或不当消费行为。有其中一项(0分)

 

在校表现

 

1、平时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勤奋,严谨踏实。无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5分);

 

2、能遵守学校考场纪律,无作弊行为且无考试不及格(5分),无作弊行为但有两门考试以下不及格(3分),有三门不及格(0分);有一次作弊行为(0分);(大二以上学生按照此项评分,新生按满分计算)

 

3、诚信守约,不恶意拖欠学费(5分)不诚信守约,恶意拖欠学费。(0分)

 

4、积极上进,思想觉悟高,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班级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3-5分)

 

5、无旷课、迟到、早退等行为,学习表现良好(5分);无故旷课一节减1分,事假每3节减1分。

 

6、上年度获得资助后,在校成绩与表现取得明显进步(5分);上学年获得资助后,所获资助用于缴纳学费住宿费或主要用于购买学习及生活必须品(5分);上学年获得资助后,在校表现良好,成绩没有明显进步(3分);上学年获得资助后有违纪表现者不得分。(大二及以上照此项评分)

 

 

1、获得省、市、校级荣誉:获得省及以上荣誉加6-8分,获得市级荣誉加3-5分,获得院级荣誉加1-3分;

 

2、家庭需要赡养2位及以上老人(3分);

 

3、家庭中直系亲属重病需大量医疗费用的,如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10分);家庭中直系亲属有需经常住院治疗的(8分);家庭中直系亲属月医疗费用占家庭月收入50%以上(5分);家庭遭遇国家确定的突发性重大变故或突发性自然灾害导致重大灾情(10分 );家庭遭遇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欠收(5分)。

 

4、积极参加校内外勤工俭学(1-4);

 

5、积极参加义务家教、生源地贷款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等志愿服务公益活动(1-5分)

 

 

 

合计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