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思
曾在外公的指导下背过清朝诗人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芳,买尽青山当画屏。”那时候还小,根本不懂得这句诗的意思,只当是完成作业一般熟记了下来。
老家的老人大都爱喝茶,这或许归功于我家乡的地理位置----我的家乡距离安溪茶乡不过十几里。我的外公是个嗜茶如命的人,他从来都是以茶代水,甚至是代饭。早晨起来要喝茶,饭前饭后要喝茶,就连睡觉之前也要喝茶。我总是不能理解,茶是提神之物,为何要在睡前喝茶?我总是纳闷,为什么大夏天我都喝着冰水,而外公却每次都要把水煮沸了泡茶?我疑惑,茶是苦的,为何外公却品得一脸享受?小时候的我,对茶有着太多太多的不解,只知道但凡有客人来,大人都以茶待之。
长大了一点,我便开始在家长的督促下学习泡茶。泡茶对茶具、水的温度和技术都很讲究。我总是投机取巧,只简单地把水泡出颜色来即可。泡茶着实是个技术活,我几次被滚烫的开水烫得摔碎了几个杯盖,从此,我更佩服外公泡茶的娴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似乎无意识地喜欢上了喝茶,不是如外公一般一小杯一小杯地喝,我总是取几片茶叶,泡了一大水杯。茶水先是清香、淡淡的味道,这是我最喜欢的。上高中的时候,我时常在傍晚时分带上一水杯泡好的安溪铁观音(龙井),带着一本英语书,坐在操场的台阶上看着人来人往。渴了,便轻轻呡一口,让茶香在啊口腔里慢慢扩散,感受茶水慢慢滑入食道的微妙感觉,如同丝绸一般。滋润了我,唇齿留香!晚自习时,倦了,喝口已经泡浓的茶,顿时神清气爽,精神不已。
龙井入口时有一丝丝的苦涩,但当茶水入食道后又感觉到微微的甜味。我爱上了这种感觉。古人有云:“先苦后甜。”我牢记这句话。高中三年无疑是苦涩的,但我相信苦尽甘来这一箴言,人的一生有多少苦难,只要不放弃,坚持向前,终有受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直到现在,我才有点明白外公爱喝茶的缘故。他操劳了一生,辛苦了一生,而现在,儿孙满堂,儿女孝顺,这难道不是苦尽甘来的真实写照?直到现在,我也才微微感受到了诗人郑燮笔下诗句的意境,汲江水煮茶,面对青山,以此为画屏…..
喝茶使人清心养性,使人保持健康,使人神清气爽。在午后困倦之时,手捧一杯香茗,感受茶的微苦微甘,岂不是一场味觉盛宴?
师本2班 周婉婷
(指导老师: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