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删除栏目
·学生组织
·特色社团
·规章制度
·学生活动
·下载专区


学生活动
学生习作展示心语拾贝第三期:《走进“林语堂”》
作者:文学院;日期:2013-11-13

 

                        走进“林语堂”

 

开始喜欢林语堂,是因为漳州这座城市。毫无疑问,林语堂是漳州文化积淀的一张闪亮名片,同时也是每个漳州人的骄傲。然而,现在的喜欢,远远胜过当初的感受,终于明白了喜欢一座城,大抵是因为城里住着某个你喜欢的人。

他,没有张爱玲浓郁的小资情调,也不是鲁迅先生笔杆下的化身。在那个时代,他平和地做最真实的自己,他似乎独处着做自己的文章,也似乎关注着“吾民”之生计。在文章《吾国与吾民》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没有鲁迅先生的尖锐,却也不失小资的儒雅与本性的深沉。他不会天花乱坠地谈吾国,也不会矛头直对地看吾民,他笔下有的,是何为“吾国吾民”,怎样是“吾国吾民”,一种关切,透出笔墨,成为激励吾国吾民向前的精神食粮。

关于生活,林语堂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他认为,“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从中,我们或许也可以看出林语堂先生对宗教的认识。人生的大喜大悲不过是有些生活者的独享,而最值得体味的是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疼痛,也许,有的人说那是麻木的疼,算不上痛苦,可日积月累下来,能够忍得住寂寞的疼痛才是真的承受了痛苦。在琐碎中明白,在琐碎中醒悟,在琐碎中看清人生的大道理。人生,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所以我们不必对于自己过于地苛刻,保持着一颗平和从容的心,如此便好。

艺术是美化了的生活。人一生,匆匆而过,我们总习惯在失去后才想要珍惜,想要拥有,可是再怎么挽留,终究还是于事无补。置身于蕉海中,看那绿浪起伏,感受大师的儒雅,终于明白,“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遇见了林语堂,便像是找到了生命中一缕灿烂的阳光。

                                

                                                13级中本5班 郑瑞玉

                                                            (指导老师:贾燕子)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