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中的爱
视频还在播放,我的心却被狠狠地扎了一下,生疼。
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胸腔翻滚,“孝”字在眼前越放越大的时候,羞愧也涌上心头。我们总是这样,将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都看作理所应当,却不知琐事中父母给予的爱的伟大。
一碗米粥,熬出的是母亲温暖的气息,在疲惫归家时给予的最简单不过的爱,一双大手,散发的是父亲的柔情,再刚硬的汉子,在面对儿女时,一双手将他的搂起,举起肩头, 眼生便是湖水般的柔光。我们大多这么长大,在百般呵护中,一步一步长大。
然而,越是再简单不过的爱,越是将它们忽略,越是简简单单地行孝,我们有时也没有尽到。曾有一幅漫画,两位老人,在团圆饭事上,面对一个个低头摆弄手机的儿女,落寞孤单却无从诉说。这是多么地悲哀,儿女们对父母的关怀竞选少于对手机的痴迷,宁可埋于无聊的刷屏中也不愿给寂寞的父母一生问候,一次温暖的谈话。如此简单地一次孝也被打远了。
龙应台的《目送》道出了中年人的感伤,与最后一次目送,而对着父亲的棺材时,心中的陈杂滋味腾升。我们生活中多少人何尝不是这样?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行孝。哪怕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问候,哪怕是身处异地不时地报声平安,哪怕是一次静坐,聆听父母的唠叨, 父母心安便好,别等有一天,再熟悉不过的人离去,才追悔。
每一个父母总是老得特别快,因为他们把他们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熬成了点点滴滴的汤汁。在生活中琐碎之事中渗透,滋养着每一个孩子,无声无息。他们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他们的爱,让每一个子女一生孝都不足以回报得完,更何况太多人尽不到真正的孝。
突然有一天,电话响了,一听,是再熟悉不过的声音,是妈妈。“没什么,只是你很久都没有往家里打电话了,最近天凉了,记得添点厚衣服……”我静静地听着,却怎么也说不出话,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轻柔,飘进耳朵里,化在了心底。以后,多打几个电话回家,哪怕在琐碎的事儿,也慢慢说来,给父母一份心安,这也算尽微小的孝吧,也给父母琐事中的爱。
13级师本2班 陈思玲
(指导老师: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