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删除栏目
·学生组织
·特色社团
·规章制度
·学生活动
·下载专区


学生活动
“心语拾贝”第一批优秀稿件
作者:文学院;日期:2013-10-20

 

                                          心 旅    

 

小桥流水边,一株株杨柳婀娜地垂立于岸边,晨风留恋地着她们的发髻。路边,一簇簇洁白的小花换了一茬又一茬,变幻着四季的容颜。

虽已是秋,却无秋意。

不似北国的秋天,没有漫山遍野红黄相交的枫叶,亦没有落叶飘零的静美。漫步街道,依旧可见一片青笼,绿叶最懂夏的情谊,身着油亮的绿衣,与阳光共舞,好一袭生机,好一股夏天的劲儿。

偶尔,那些微妙却又难以言状的感觉会像小鹿一样闯进心灵的原野,细数那些小日子,才晓得来闽师大也快一个月了,那段百万雄师过独木桥的日子,在记忆中已悄悄地安上了句号。不管原因为何,未曾想过把它归结为马有失蹄的遗憾,更愿它是一种波澜不惊的正常发挥,而它确实也应该如此。

有人说,最美的不是如期而遇,而是阴差阳错、

你能去的地方,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你会遇见一些人,觉得相见恨晚,或者见你该遇见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

忆往昔,曾有一对苦瓜籽,随着零散的垃圾被倒在了院后的小山坡。没有留意,燕儿飞了,林花太匆匆,时光从指缝间轻滑而过。一日雨过午后,路过那里,蓦然间有了惊喜的发现,一群绿色的小脑袋冒出了地面。心里微微一触,轻叹一声,这不正是那些被丢弃的小生命么?贫瘠的小黄土,微微的阳光,些许的雨露,就这样,他们就开始了新的生命之旅。

我想,在这些苦瓜籽的心里一定藏着小宇宙,这是一群有信仰的家伙,不信,你瞧——那淡黄色的小花儿,不正是它向人们展示的笑脸吗?那绿汪汪的瓜儿,不正像它的奖牌吗?

我就像那些苦瓜籽,一阵翻到,就来到了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抗争,曾经流过眼泪,因为有千万般个不愿。但,渐渐地发现我是适合这里的。“如果你为错过月亮而哭泣,那你也将错过群星。”泰戈尔如是说到。细细品味,颇有西方“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的味道。落在哪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结果。

苦瓜藤有自己的梦想,他的藤蔓依旧会往上爬,向着阳光,向着蓝天,向着它的青春,书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是株藤蔓就做藤蔓的梦,不去艳慕木棉的肥沃抑或伟岸。

曾经那么热烈地渴求过北国的风光,想看看那红如火、白如雪的世界,然而南方的风吹不进北方的篱笆,所以落在了这里。罢了罢了,温暖向阳,心若晴天,世界便是晴天。

既之,安之;落之,仰之。                

                                     

                                                            13级中本4班 许锦铃

                                  

                                

                                    杂 感

 

时间就像这季末之交的气候,晨曦的阴冷转瞬被午阳的炙热所替代,匆匆忙忙,悄无声息地流走。一眨眼的功夫,来闽南师大都快一个月了。这看似短短的一个月对于我未知的人生来说,是漫长的。这种漫长是相对成长而言,一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能懂得人生哲理或许远不及这短暂的一个月。

感触颇深的无可厚非就是各社团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恰好契合内容要求,人生总是充满惊喜,像此刻千言万语溢满小头,就有个地儿让你吐一吐。 当然,对于经历社团活动的每个人来说,无论他是参与者抑或是旁观者,总能获得成长中不同的感受,这未尝不是一种“惊喜”。

作为参与者,面试是第一个坎,也是最让人忐忑受挫的。刚上大学的我对于新鲜事物总是满腔热血去尝试,从信心满满到伤心失意,甚至丧失勇气重新接受挑战。我的错愕、迷茫、愤怒千愁万绪交织缠绕,慢慢腐蚀着我们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构建的大学蓝图貌似一瞬间支离破碎。然后,我们就开始怀疑大学,“如果大学社团面试只要表现力好的同学,那我们这些表现不足希望得到锻炼的同学难道活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么?”这是一个面试失败的朋友在网口抒发的愤慨之情。大多面试失败的同学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和难受,记得去学生会面试出来后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摆脱了以前懦弱的我看,能够如此应对自如,是我意料之外的。可是我始终没有收到通知短信。后来参加的其他面试也都没有通知,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有多糟糕。“我真那么差么?”那几天,这句话不停地敲打着我的自信。后来跑到书店买了本书,看完后心头的阴霾也淡了,散了。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也许你正在看不到尽头的黑暗中艰难前行,但请记住,历练终将使你变得强大,这是对年轻人最好的祝福。”文字力量是很伟大的,指引着我们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潮起潮落。突然发现这个过程里不只有“失败”两个字们,更多的应该是获得谁说这不是未来找工作面试的预言,让我们练就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面试失败这件事,才不至于以后消极应对,被挫折打败,让我们从失败中找经验们,知道以后面试该注意些什么,态度、细节以及对部门的了解等等。想获得锻炼不必局限于形式主义,如同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中写道,“罗马之所以是罗马,全凭风雨……国家的未来并非战争的胜负来决定的,而是战争过后做过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心态变得平和坦然,下一次就能做到更好,慢慢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大学真正能教予我们的。

我想,每一场比赛最闪耀的绝不是胜利者头顶上的徽冠,相反是勇敢的泪水。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只为胜利者喝彩,更为真诚付出的勇士鼓掌。今天学生会举办了拔河比赛,可惜我们班没能进入第二轮。可是,我不觉得我们班输了,在精神这方面我们赢了任何一个队。当别的班级正在为人员不够苦恼时,我们班还需要进一步删选选手;当别的班级的啦啦队零零散散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早站立好队势,呐喊助威了。任何一种比赛活动的意义,绝对不是区分胜败。只不过通过比赛这种形式,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荣耀感。

人是一株会行走的植物,一个班级便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我们需要扎根在这一片土地,扎得越深,生长的越快,而这土地也会更广阔。即使仅仅是一茎弱草,也不要认为,它们只是大地闲散的符号,在我们目不边及的地方,有值得敬仰的生命之根,如同我们这个小集体,只要根在,终有一天我们能守望到属于我们的麦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这个大庄园里发芽开花结果。作为大学的旁观者和经历者看来,大学里的各种社团活动,总是在用一种非常委婉的方式辅就我们通向未来的路,我们要像亚马逊流城的藤本植物,及时抓住从树缝里投射进来的一点点阳光,未来有一天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13级师本2班 魏舒怡

 

 

 

回到家已两点多。

开门的一刹那,一路上德尔心情澎湃瞬间平静下来,胃里很安静,角落里静躺着我那双离开时已然收起来的红色拖鞋。那份在学校里刻意压抑在心底的思念一下子暴发出来,我以为的不恋家,或许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泄口。

妈妈们睡着了。

斜靠在沙发上,用手支撑着瑶瑶欲坠的头,嘴角挂着银丝,那么熟悉的场景,彼时她也是坐在沙发上,等待深夜自习归来的我。高三,辛苦的人何止我一个。

菜已经凉了,我告诉她十二点的车,何曾想动车晚点,搭公交又耗费了一些时间,耽搁下来已近三点,上车前打电话叫她先吃,她应了。现在看来,也还是没吃。

才一个月啊,隔天一同电话,可是隔着时空的问候,怎么抵得上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亲切的人呢?当初吵着闹着要到东北大地去读大学,韦德便是原理家庭以证明我能够独立,我的翅膀已经硬到足够我独立飞翔。可是此时此刻,就冲着这个为我等待的身影,冲着想念便可以回家看看的福利,我的遗憾,也能降低到最小了吧。

“妈——”

她似乎惊了一跳,随后便猛地睁开眼,见到我,没有说话,而是细细打量我。“瘦了”,她说。

“减肥成功了呀。”我嘻嘻哈哈哈地回了一句。

吃饭的时候很安静,只有咀嚼声和调羹碰撞的声音。我和她的相处方式很简单,小时候犯了错便是粗暴的打。后来有一天我发现她不再打我,却也没有进一步的交流,只是一日三餐,嘘寒问暖。我曾经抱怨她不能像同学的妈妈一样,和我聊聊心事,听听我青春时期的不安和迷茫。而越来越大,也捉奸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处和交流方式。她无法给予的,我可以自己找方式排解。五路走到天涯海角,我只要记住,她是爱我的,便行。

“妈,我报了书法班,在练字。”

“嗯,那学费交了生活费该不够了吧?”

“妈,我们的课程很少啊,每天都很闲。”

“那就多注意休息。”

.......

我开始和她聊学校的事。话很少,但没关系,我只是下个让她知道,无论我在哪儿,无论我长多大,我都是她一直牵挂在手里的小女孩,我过得很开心。

                                   

                                                                出航端 1301000208

                             

                                    许青春一个承诺

 

青春就像一场拔河比赛,一端是我们的汗水与执着。另一端是时间毫无留念的脚步。哪怕追赶得那么辛苦,可却不曾想过放弃。这便是追梦的我们,许青春一个承诺。

来到大学的第一个月,来到大学的第一个比赛。有多久,不曾激动地大声尖叫;有多久,不曾在烈日下绽放笑颜;有多久,不曾为了班级荣耀不顾形象大声地很难“加油”。这场拔河比赛使原本陌生的我们变得亲近。原来,看到他们被粗糙绳子割伤的手也会那么心疼。撑伞,送水,上药,看看忙碌的同学,心中溢满了感动。谁说人越长大越孤单,看着眼前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未来四年有他们的陪伴,我何其幸运。

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带着不安于激动,呼吸着陌生的空气,头顶着陌生的天空。看惯了云南的山川连绵,心中始终向往这里的碧海晴天。如今真的如愿以偿,不知不觉中,竟已过了一个月时间,一切恍然如梦。仿佛昨天我还是那背着书包、日夜挑奋战高考的少年。如今却可以以一种长大的姿态漫步大学校园。想一想,初觉不可思议,后觉平静淡然。抿唇一笑,方才体会,这便是成长的滋味。

看着校园里一张张意气勃发的面庞,顿觉青春真好可以肆无忌惮地校,可以毫不掩饰地哭,有时间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参加社团,从参加比赛。让曾经怯懦的我站在讲台上不再发抖,路出自信的笑容而不是嘴角抽搐。我想这便是大学的迷人之处。原来,这里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至少能让人学会成长。

科尔曾说过:“少年想一个快乐的王子,他不问天多高,也不知人间尚有烦恼,一心只想摘下天上的明星,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

清楚,何必如此计较得失与输赢,只要真心付出过、努力过,便已足够。呐喊声中,我们虽然未取得第一,才依旧笑得心满意足。因为我们收获了比奖杯更有意义的东西,那边是青春的真情。

青春的脚步还停留在这里,我们用用不着致终将逝去的青春,而是把握现在,向青春许一个承诺,让梦想腾飞!

                                                              王怡 1201000543

                                  

                                   活动心得
     由高三炼狱般的生活到如今轻松却不失忙碌的大学新生活,有惊喜,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有意义。
 文学院学生会体育部在9月28日在龙江体育场举办了新生拔河赛,这场赛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运动的精神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运动是一种状态,一种追寻世俗外最本真的状态。在小小的体育场,是同学们卯足劲的呐喊助威及参赛选手的挥汗如雨的世界,这里没有物质带来的躁动和不安,亦没有尔虞我炸勾心斗角,简简单单,只为决出胜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一下子汇聚于此,看的是比赛,收获的是一份情谊。每个班级都因此而变得团结,有爱。
  我参加拔河比赛,一场场比赛下来,获得的是自己稍许平静安详的心态,以及懂得通力合作的重要性。
  大学里有各种精彩而丰富的活动,我们不能在忙碌中失去自我,被手头上的牵着鼻子走。而是在个中找到适合安放心灵的东西,如部门成员间的无话不谈,偶尔揶揄,唠嗑,之前的不开心于苦恼都在笑声中洗刷干净。
  以上便是我关于近期活动的心得。
                                                                   13级师本1班 洪可

         

                                  我的理想国
     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
                                                                   ——题记
    怀揣理想,走进大学的殿堂,驻足仰望雕刻“闽南师范大学”的大理石,幻想着闽南师范大学这片沃土上,在九龙江畔的滋润灌溉下,培育惊艳四方的花朵,大展英姿,挥洒青春的汗水。
    理想很美好,如同古墓派的小龙女般,不食人间烟火,不受世俗庸扰,不为乱世劳神,不因儿女情长落泪;现实很残酷,如同在全真教时的杨过,饱受世人诽议,尝尽世间沧桑,因家庭身世而苦恼。理想与现实,时而是亲密无间的挚友,时而又是相念不相望的“苦命鸳鸯”,不知该怨理想太崇高还是该叹现实太无情。
    炮轰而至的社团纳新介绍;五花八门的社会小广告;通讯“三巨头”的热烈竞争,置身于喧嚣嘈杂的“大学市场”,企图在热闹的氛围中隐藏内心的寂寞,默默地踌躇于万千人海中,一夜之间的成长终归只是理想,可望不可即。
   “没有志向的青年,就会像断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晃,最后必然丧失前程”。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前途迷茫却渴望安定,面对各大社团的层层考验,各种出人意料的“神题”摧残和各大评委的百般发问,面似振定却内心澎湃,渴望融入社团的怀抱却怯步于社团门槛之高。内心彷徨却始终紧揣来时的理想,纵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仍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彼岸的社团!
    在大学,为小关小卡啜泣悲伤而漠视大事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我不愿将安逸于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不愿将“天堂”作为大学的代名词,因为这样的幻想没有生命所言!
                                                                          师本3班 谢碧珍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