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梯队健全,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正副教授7人,博士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主干课程《中国现代代文学史》为省级精品课程,在现代著名作家、新诗文体学、闽台文化与闽南作家等研究领域拥有学科优势与特色。
现代著名作家研究方向重点致力于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研究,尤以老舍、鲁迅等研究在国内相关学术领域中影响较大。张桂兴教授为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省级教学名师,是国内外知名的老舍研究专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出版《老舍年谱》等老舍研究专著十余部,曾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日本《朝日新闻》等报刊着力推介,称为老舍研究的“百科全书”。沈金耀教授近年来倾力于鲁迅及现代散文研究,已在《鲁迅研究月刊》等处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了《鲁迅杂文诗学研究》等专著。胡明贵等副教授的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成果也在学界产生了影响。
新诗文体学研究是本学科特色方向之一。陈煜斓教授将新诗、歌词和音乐文学相结合研究,出版《中国现代歌词流变论》等专著2部,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特别是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近代学堂乐歌的文化与诗学阐释》一文,用全新的观点和材料对近代学堂乐歌给予阐释,在国内外音乐文学界影响广泛。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独创特色和广阔前景,已有成果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域。
闽台文化与闽南作家研究地域色彩鲜明,是规划重点发展的特色研究方向,现已在林语堂等闽籍作家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本学科以林语堂研究为突破口,将现代作家研究与闽南文化研究有机结合,近年来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百余篇。陈煜斓、沈金耀等教授都有相关专著出版,总计出版《林语堂与中国文学》等林语堂研究系列丛书6部,研究论文集2部。2007年成功主办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近200位专家到会。该研究方向成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本一级学科新的、重要的学术生长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