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不凋
你可曾路过蒙松脚下的万寿宫?可曾见过那苍劲、古老的松树?可曾唱过不老的歌谣?可曾听过松下不朽的故事?
刑家庄村南一直以来傲然挺立着两棵苍松,它们东西并列,根深叶茂,有着一个特殊的名字——姊妹松,风雨中更加挺拔,霜雪后愈加清秀。上了年纪的人在那讲着一个不朽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儿早已不复归来!
1918年,辛锐生于美丽的大明湖畔,她美丽亦如这座城市。辛锐家中条件优越,早年就读于济南正谊中学。她从小就受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影响,在校就读时勤奋好学,酷爱书画,精通木刻艺术。辛锐天资聪颖,年仅16岁就在济南办过美术展览,并且得到美术界人士的好评。美术展览后,辛锐将义卖所得捐给给抗日将士和东北的流亡同胞。
如果她只是这样安静地作着画,发展自己的兴趣,那么,她是否就此平静一生,幸福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1938年,辛锐放弃了自己拥有的优越的物质条件,来到蒙山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里从事文艺工作。从此,她的一生与党紧密相连。
在这里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党的事业做着看似平凡而有不凡的事。听说她总不顾休息就外出书写标语;听说她是“姊妹剧团”的团长;听说她编演俱佳,总是根据抗日需要,自编小型曲艺、歌曲;听说她能歌善舞,总是不知疲倦地教群众唱歌;听说她是《大众日报》的创始人之一,“创刊号”报头上的毛主席木刻像即出自她手。若是时光逆转,我是否能看到你在舞台上表演《红枪会》的情景,是你编了这出戏,让群众充分认清了“红枪会”的反动本质。在那动荡流离的岁月里,你累吗?你只是一个女子啊!
是的,你只是一个女子。22岁,在那鲜花般盛开的年华里,辛锐遇见了他——陈明。才貌出众的辛锐不乏追求者,但她都婉言谢绝了,只因在那美丽的时刻辛锐遇见了陈明。陈明是山东省战时推动委员会副首席组长兼秘书长,能诗能文,是党内不可多得的人才。1941年3月,辛锐与陈明结尾终身伴侣,才子佳人的故事,却没有才子佳人的美丽结局。
春花盛开的季节里,那片你们曾携手同行的小山头,微风带来阵阵花香。可曾记得陈明带你摘果子的时光,那时,你们走遍整个山头,带着你尚未出生的孩子。陈明说等革命胜利,你们就回龙岩家乡,那里有杏子、枇杷,还有香喷喷的咸酸菜。那是的你是否露出幸福的微笑``````
可是,你肚子里的孩子未能等到那一天,因为你自己吞下了18片奎宁,流了产。我多想狠狠地骂你。骂你狠心,骂你无情。可是你说有了孩子怕会耽误工作。骂你,我于心何忍,你是这般地大公无私,这般地坚强。可是漆黑的夜里,你是否泪湿了枕?
由于流产,辛锐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但这并不影响她对革命的热情。1941年11月,日军想山东抗日根据地战略中心——沂蒙山区进行残酷“大扫荡”。11月30号那天,你与陈明在路上相遇,当时陈明正率领部队急行军,准备阻止敌人。于是,陈明只是举起了右手和你打招呼,你们来不及交谈便匆匆离去。可是,那一别竟成了生死之别。翌日,陈明在与敌人激战中牺牲了,而你,毫无所知!原来那举起的右手是无尽的离别!
11月底,辛锐同样遭遇敌人,腹部中弹,右膝盖骨全被打掉,左膝盖骨被打掉一半。12月16日,在聂凤举家治疗。当冷风卷着雪花时,日军向这带搜索而来,此时,你依旧坚强,尽管受伤,仍旧用手榴弹与敌人作战。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颗该死的子弹射进你的胸膛,当日本军官拉开你裹着的被子时,那一声巨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你与之同归于尽。
从此,你与陈明长眠在沂蒙山区,这次,你与陈明是否在天堂重逢,那里没有硝烟,没有炮弹。那座你们牵过手的山上有长满了野果,你可看到?人们在万寿宫旁为你栽下的青松,你可知道?那里的人们还唱着你甜美的歌谣.龙岩家乡里的杏子、枇杷结了好多好多果子,你可明了?
辛锐,你这位龙岩老区人民的好儿媳,我想寻一首不老的赞歌,来祭你不朽的英魂。23岁,那美好的年华,你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从此,这里的青松不凋,永恒亦如你!
10中师本三班 张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