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规划
·创新团队
·队伍建设
·科研成果


学科规划
【尊重传统,敢于创新,特色发展】文化、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
作者:;日期:2021-12-01

文化、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

——闽南师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路

八十年代初期,为了适应新时期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编纂《中国文学通史》系列。随着该系列图书的陆续出版,中国文学研究界在八十年代中期也掀起“重写文学史”的浪潮,在这个文学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林继中教授从文学史观的角度,引领、推动“重写文学史”的文学思潮,其《文化建构文学史纲(中唐—北宋)》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入手,重写建构文学史编写的思路与框架,得到业内学者的广泛认可和学习。

1994年发起“重写文学史”全国会议,在东山主办的文学史观与文学史学研讨会中,以林继中为代表的漳州师范学院教师团队,围绕如何建立科学的文学史观和与会的全国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主要讨论了研究者采用何种视角来考察文学的历史,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驾驭史料,采用何种编写体例等问题。会议中,林继中的文学史观和方法论得到了中国社科院等学界一流学者的热议和高度评价。

1997年在莆田再次主办全国文学史学研讨会,林继中、汤漳平、王春庭教授带领漳州师范学院的教师团队就推进文学史学科建设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这一次讨论的范围从唐宋扩大到整个文学史发展阶段,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对之前“重写文学史”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修改过后的文学史建构方案,得到了中国社科院王彪、南京大学莫砺锋、苏州大学王钟陵、湖北大学王兆鹏等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以林继中教授为代表的学科团队对“重写文学史”的文学史观问题有着突破性的贡献,影响了九十年代乃至新世纪“重写文学史”的思路以及文学史新框架构建。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七十年间,随着有系统的田野考古工作和有计划的各项专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大批出土文献陆续发现、公布。百年来,众多学者“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使利用出土文献开展中国古代文史研究成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承继“重写文学史”的探讨,近20年来,在汤漳平教授的积极倡导和示范下,积极开展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汤漳平教授是国际知名《楚辞》研究专家,自20世纪70年代接触《楚辞》研究以来,一直致力于《楚辞》与楚文化的综合研究。受姜亮夫、陈子展、汤炳正等先生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影响,汤先生继承了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传统,重视并善于利用新出土的材料与传世古籍相结合来开展《楚辞》研究,发表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2002年,汤漳平先生开始任职于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根据自己的学术实践,在学科建设中将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重点建设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汤漳平先生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在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更锻炼和培养了一支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的研究队伍。

2008、2015年,先后成功举办第二届、第五届全国“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对出土文献能否改写文学史、出土文献与古代文学各文体研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21年,与聊城大学简帛学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学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学研究院、山东古典文学学会、济南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出土文献文本释读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目前已成为学界关注的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镇之一。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