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诗学研究所
·概况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
作者:文学院;日期:2016-03-10

 


1.文化诗学研究所出版的论著    

《走向文化诗学》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文化诗学研究所及研究所成员专著目录    

林继中:    

文化建构文学史纲:中唐---北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5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  

唐诗与庄园文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诗国观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唐诗:日丽中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文学史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栖息在诗意中:王维小传》,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0  

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魏晋-北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激活传统:寻求中国古代文论的生长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杜甫研究续貂》,台中:天空数位图书,2010  

《杜诗学论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新译杜诗菁华》,台北:三民书局,2015  

《文本内外——文化诗学实验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黄金明:    

《汉魏晋南北朝诔文研究》,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祖国颂:    

《叙事的诗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副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叙事学的中国之路》(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化诗学之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沈金耀:    

《鲁迅杂文诗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林语堂的理想文化人格》,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  

《散文范式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  

《文化诗学之文本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文化中的文艺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张嘉星:    

东方莎士比亚·古代戏曲家传奇》,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闽方言研究专题文献辑目索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漳州方言童谣选释》,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文化诗学视域下的闽南方言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吕贤平:    

《南柯记评注》,(合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  

《明清时期全椒吴敬梓家族及其文学风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张文涛:    

《文化诗学的“振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张则桐:    

张岱探稿》,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明末清初散文探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研究所成员文化诗学论文目录(链接cnki.net)    

(与文化诗学有关的主要论文,其他论文未列入)  

刘庆璋:    

文化诗学的诗学新意,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评美国学人的文化诗学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文化诗学:富于创意的理论工程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辩证互动:文化诗学的思维特色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文学与文化互动铸就诗学辉煌——西方诗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回眸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林继中:    

文化诗学刍议,文史哲,2001年第3期。  

在双向建构中激活传统——从文化诗学说开去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  

文化诗学的文化创意 (与沈金耀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超越“以史证诗”,光明日报 ,2015-03-27  

从文化诗学的视角认知“诗史”,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02期  

李晓宁:    

文化诗学的限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泛政治化文学叙事的文化检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3期  

     

祖国颂:    

文化诗学的实践维度与学理空间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民间想象、士族欲望与文人叙事——试析《李娃传》的大团圆结局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莺莺传》叙事艺术探析,东南学术,2009年第2期  

唐传奇叙事视角形态的文化表征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双向建构:一种文化诗学的阐释策略——以“春晚”小品的争议为例,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文化诗学视角下《霍小玉传》的文本阐释,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文化诗学的整体观,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文化诗学的“语境化”及其实践方法,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四期  

黄金明:    

伤悼文学的衰落与南朝文学的演变,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试论枚乘《七发》的文化渊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汉代屈原批评与文士的精神建构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沈金耀    

文化诗学之道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散文话语与理想文化人格的相互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源始诗意与文化诗学的诗意维度,燕赵学术,2010年春之卷  

文化诗学的文化创意 (与林继中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鲁迅的至诚之声,文艺报 ,2013-09-11  

文化中的审美与诗意——试论文化诗学的人文内涵,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林语堂与故乡福建漳州,福建理论学习2014年08期  

在鲁迅和林语堂之间,福建理论学习2015年09  

孙媛:    

试论文化诗学的存在意义与实践原则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试论吴宓诗学思想的研究现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试论吴宓文化思想两种理论渊源的内在结合点,唐都学刊,2010年第2期  

吴宓与《学衡》:整合的文化现代性理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闽台民俗艺术共通性探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新世纪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钱钟书的“诗分唐宋”观,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回家”:钱钟书对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思考,河北学刊2014年03期  

在理论和趣味之间搭建桥梁——“文学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卓越来自底层——马舍雷关于底层人形象的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04期  

雷亚平:    

叙述者身份影响叙事效果的实验与调查报告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关于权威暗示影响中国当下普通读者文学价值判断的实验报告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狂欢理论的有效性及其阐释边界齐鲁学刊2011-07-15  

对文学与历史分工的理性重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5  

文学经典的文化符码性与其危险——文化诗学之诗学文化批评之一,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张文涛:    

水之行止——五行美论之一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火,郁郁然为文明之象——五行美论之二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土,厚德载物——五行美论之三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文化诗学”的“诗学”含义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对作为可操作的“文化诗学”的理论阐释,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浅析闽南人身份在林语堂思想中的作用,闽台文化研究2013年04期  

文化诗学对话语的权力批判,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汉武帝时期帝国营建中的环境意识,鄱阳湖学刊2016年05期  

吕贤平:    

此心安处是吾乡——透视吴敬梓的故乡情结滁州学院学报2011-12-15  

论吴烺诗词创作中的家族情思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5  

论扬州在吴烺人生中的重要地位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30  

水绘园中寄哀思——论全椒吴氏与如皋冒氏交游及其对吴烺的影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5  

论吴敬梓与金兆燕的举业分合及文学创作,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吴烺“无意进取”论,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04期  

全椒吴敬梓家族“西墅草堂”发微——兼论《儒林外史》中泰伯祠叙事之本源,东南学术2016年02期  

罗益民:    

论巴赫金“完成”与“未完成”的多重价值内涵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不差钱》的意蕴与小品艺术的批评问题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文化转型与“离开之在”——论鲁迅的《祝福》,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尼采与瓦格纳的悲剧——论《悲剧的诞生》,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03期  

“未完成的对话”与“终极问题”——论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与“问题”,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段榕  

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略论悠闲生活和日常生活审美之差异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茶文化与《红楼梦》农业考古,2010年第5期  

《京华烟云》:风雅的趣味,无法承载现实,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年03期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