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制度文件
·课程育人
·科研育人
·实践育人
·文化育人
·网络育人
·心理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资助育人
·组织育人
·他山之石


课程育人
【名师讲堂】“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第七讲 | 杨利慧“从田野作业到网络民族志:当代神话的搜集和研究方法”
作者:;日期:2022-11-30

2022年11月25日晚,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名师讲堂第七讲“从田野作业到网络民族志:当代神话的搜集和研究方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讲座由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艺学专业承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主讲,由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金星老师主持,文学院副院长李新东老师、文艺学专业郑伟斌老师以线上方式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陈金星老师介绍了杨利慧老师在民俗学与神话学等领域内的杰出成就。杨老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出版《女娲的神话与信仰》《神话与神话学》《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和译文近百篇。曾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等奖励。李新东老师也讲述了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密切交流的过往,以及师生之间的渊源,并对杨老师表达了欢迎。

讲座开始,杨利慧老师首先梳理了作为多学科交汇点的神话学的发展历史,即“向后看”视角向田野调查的转向。接着杨老师介绍了自己民族志式田野作业的研究转向,认为“表演理论”和“民族志研究”更加注重民俗事象的生存语境、情境和实践者的主位视角。杨老师认为,由于现代文化产业和电子媒介的发展,神话被挪移进入了新的语境中,这就促使相关学者展开“网络民族志”的研究,在以民族志式田野调查为根本方法的前提中,也要注意网络民族志自身的特殊性。

讲座结束,文学院陈金星、郑伟斌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杨老师多年进行神话研究,极具学术反思意识,通过回顾自身三十多年的学术道路给后来学者以启发,致广大而尽精微。最后,杨老师也对线上线下各位师生的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与回应。本次讲座获得圆满成功。

作为“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名师讲堂第七讲,本次讲座不仅让大家了解到杨利慧老师在三十多年学术道路上不断的反思与追问,也让大家借助杨老师的讲解,对新时代新语境中神话研究范式的发展转变,有了更多思考和体认。未来文学院还将继续举办系列讲座。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