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由文学院辅导员曾子蓥带领的“循迹聚贤振兴行”实践队,于1月20日下午踏上了前往漳州市平和县小溪镇厝丘村的寒假社会实践之旅。此次实践以“循领袖足迹探振兴路,聚乡贤力量燃实践光”为主题,旨在通过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蜜柚园留下的宝贵足迹,亲身体验乡村的变迁与发展,从中体悟领袖的思想智慧与光辉,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汲取奋进力量。

01
秉持领袖指航策,奋进蜜柚产业程
初到厝丘村,实践队首先来到了那棵象征着领袖关怀与希望的蜜柚树下。1996年10月2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走进平和县果树良种场,亲自种下了一棵蜜柚树,寄语平和县要立足特色资源,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站在树下,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领袖的初心与使命,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随后,实践队与村委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交谈,队员们了解到,平和县种植蜜柚的历史已有500多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平和县选择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了一条符合贫困山区县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全县蜜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逐年攀升。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蜜柚产业也面临着因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等问题。为此,果农们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依托科技小院大力推广“轻剪轻肥”生态栽培技术,推动蜜柚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如今,平和蜜柚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黄金果”“致富果”,也为平和带来“世界柚乡、中国柚都”的美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02
深挖乡贤资源富,激扬村治韵华新
乡贤作为乡村中的重要力量,凭借其资源、经验和影响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队在村委会的引导下,深入了解了厝丘村在挖掘乡贤资源、弘扬乡贤文化方面的做法。他们通过乡贤促进会等平台,推动乡贤回归、资金回流、资源回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乡贤们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出钱出力。他们积极对接平和现代农业公司,盘活村集体闲置用地,建设了箱体式食用菌培育基地和生态立体种养一体化农业项目,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此外,实践队成员一行走进了厝丘村千亩蜜柚种植示范基地。这里依托厝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不断优化蜜柚树种植模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乡贤+”模式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还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力抓环境整治事,绘就宜居新家园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人居环境整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实践队在与村委会的交流中了解到,近年来厝丘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他们通过道路改造、建筑立面改造、生态水系治理等多项目“串点连线成片”,以点带面促进了厝丘村人居环境水平整体提升。
最后,实践队走访了厝丘村的各个角落,亲眼见证了这里的美丽蜕变。如今的厝丘村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已成为一个美丽宜居的新家园。结合“红柚发源地”的村情实际,厝丘村通过绘制蜜柚的科学种植、生态种养、加工运输、外贸出口等系列举措的蜜柚主题的美化墙绘,展现出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厝丘村将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文学院实践队的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乡村振兴重要性的认识,更在实践中锤炼了自我、提升了能力。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领袖的嘱托与期望,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