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今年八月我校开展对口西藏岗巴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文学院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其中,在过去一个月的教学培训中收获满满。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她们的培训心得吧!
蔡烨
踏语言文字之浪,与历史时代俱兴
历史长河滚滚,淘尽万千细沙,语言文字之浪奔流其中。昔有仓颉造字开中华文明先河,我们的语言文字便化作一叶扁舟承载思想渡江徐来。在本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过程中,我负责的是朗读组。在每天的打卡任务中,我们会结合朗读组特点,选好当天的打卡任务,并录制一段示范音频与讲解音频,指出当天打卡任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通过每日打卡练习指导学员老师们进行从停连训练、重音训练,学习朗读相关的技巧。同时也改善朗读时出现的语音缺陷。在这期间我们提出了如边念边画调值图,放慢语速使得字音边界清楚等方法,有效改善了本组学员老师们较常出现的第二三声调值易混淆、不够熟练,以及部分字词容易含糊不清、黏连在一起等语音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与打卡,学员老师们也深刻认识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他们在培训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发音更加标准,朗读更加流畅,在发音技巧与朗读表达等方面都有一点一滴的进步。
而本次活动于我个人而言,首先,我进一步理解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其次,在协助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意义,让知识在人群中流动,这也许就是我们此举的意义。并且,我也初步了解了西藏地区的一些语音特点,看到了不同地区之间在语言环境上的差异,也看到了国家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做出的努力。这些认识也增强了我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吴舒楠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因为暑假7月份刚去过西藏,所以时隔一个多月能参加此次对口西藏岗巴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见到这些西藏学员老师,我倍感亲切。希望无愧于他们的纯朴真挚与满怀期待。在培训初期,一切的评语与沟通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建立信任。我相信文字是有温度的,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是可通过文字传递的,因此我的评语主要遵循“认同欣赏+归纳问题+提出建议+打气加油”的逻辑,首尾增加了赞扬和鼓励的成分,摒弃了居高临下“教师评语”的压迫感,转为一种更温和的“平等探讨”姿态,如此更容易消解学员老师的排斥心理,使学员老师接受建议并愿意共同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学员老师们都私发打卡给我,这一定程度上便于我采取针对性的文字、图片、语音、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这一个月与学员老师们的朝夕相处,学员老师们的声母、韵母、声调等普通话基本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长进,而我也在每日的示范音频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普通话水平,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真心换真心的过程。
总之, 无论是培训团队内部的共商共讨共提升,还是我们与学员老师的相知相信相陪伴,都是一次次专业与情感的双向互动。在这过程中,学员老师们的进步一次比一次大,而我在普通话和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了飞快的成长!犹记,《诗经·大雅·荡》里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最后,寄语自己“攻坚克难,善始善终”!
王昕渝
秉荧烛末光,行雅言之路
着藏服,道雅言。十分荣幸能够参与闽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口西藏岗巴县中小学教师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工作。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与岗巴县的学员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配合,在过去一个月中,学员老师们认真学习,积极配合,普通话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看着反馈表中每位学员老师不断进步的分数,浓厚的欣慰与由衷的欢欣冲上心间。
培训的过程不仅是学员老师们在进行学习,我也在纠正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普通话体系,学习如何分辨前鼻音与后鼻音、在句子中如何根据语流音变调整读音、如何更好地发出轻声……做起来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真正要讲出发音的过程、原理和发音部位等知识,实属不易。需要我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套完整清晰的系统,同时将识海中的内容拆解重组,形成让学员老师们一目了然的建议。在请教老师,补充资料扩展知识的过程中,我的知识储备不断丰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不仅如此,岗巴县学员老师们精益求精的精神与毅力也不断激励鞭策着我,在之后的一个月中,我希望能够跟学员老师们继续共同努力,帮助学员老师们提高普通话水平,让他们能够身着自己民族的服装,在藏族地区,向祖国的种子们教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裴冰存
助力破茧,蜕变语言舞者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九月,我有幸作为普通话培训的助教,与一群热爱语言、追求进步的学员老师们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普通话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成长上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作为助教,我明白自己既是教师与学员老师们之间的桥梁,也是学员老师们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我熟悉了培训大纲,了解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针对学员老师的不同情况,采用示范、模仿、录音回放等方法,帮助他们识别并改正发音错误;积极听取学员老师们自己的反馈和感受,同时鼓励老师们带动自己身边的人一起参与每日的朗读打卡任务。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每当看到学员老师们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那份成就感无以言表。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耕语言教育领域,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更多的人跨越语言的障碍,享受学习中文的乐趣。同时,我也期待有机会参与到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为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每一份付出都会开花结果,每一份努力都能照亮前行的路。
期待她们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延续这份激情与热爱,在雪域高原播撒下语言的种子,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用青春热情点燃文化的火炬,照亮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