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教育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导师风采
·规章制度
·培养动态
·招生动态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优秀奖】乔瑶瑶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恪守学术道德,践行学术规范
作者:;日期:2024-11-12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恪守学术道德,践行学术规范

乔瑶瑶

(2023级学科语文,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学术事业发展的根本,加强学术道德规范作为研究生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政策规定的出台反映着国家对于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建设力度的日益加强。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明确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切实措施;《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2019年)中其目标指向了以科学家精神引领良好的科研风气与学术道德的建设。《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2019年)相较于《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为不端行为办法》等进一步深化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可以说,坚守学术道德、践行学术规范、抵制学术不端已然成为每位研究生必行的准则。

然则,近年来有关学术失德的行为事件屡见不鲜,这也警示着高校应对于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2019年,顶着“学霸”演员头衔的翟天临涉嫌学术造假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社会公信力。2020年,天津大学的刘某某与厦门大学的林某硕士论文高度雷同事件被曝,据调查二者均存在他人代写论文、论文买卖的学术造假行为。2022年,科技部通报的24起医学科研不端事件中涉及代写、数据造假、署名不当等多种学术失德行为。显见,学术道德的失规、不良学术风气的盛行,无疑会腐蚀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于高校而言,应采取多元方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首先,重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教育工作落实。如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办的第一场研究生讲座,就是以学术道德为主题,刘玉杰老师以幽默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学术不端的种种行为,为我们在迎接研究生的学习埋下了端正学术研究态度的种子。再如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课程的开设,任毅教授从现代大学的起源向我们切入现代大学的精神,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对学术有着高标准的追求。也如我的导师贾燕子教授,在我的论文写作中毫无保留地倾情指导,其对学术工作的严谨使我备受鼓舞。其次,以健全的制度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一则完善学位论文的开题、送审、答辩等各流程,建立有保障的评阅制度。如在我的论文开题过程中,不仅我的导师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郑丽霞副教授、张为副教授、王龙祥高级教师都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二则对于抄袭剽窃研究成果、买卖论文、捏造数据等学术不端的行为则需要建立相对应的处罚制度,严格执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为不端行为办法》等各项规定。如湖南大学核实并公布了2016级研究生陈某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涉嫌抄袭的核查结果,取消了陈某的硕士学位与其导师研究生指导资格。

于个人而言,不仅需要行力践学术规范,还要从深化对学术道德的认同与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教育专硕的研究生,我们更要以身作则恪守学术道德。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若跨越了最基本的学术道德底线,又怎能完成身为教师的使命?首先,外化于行,努力践行学术规范。无论是学位论文亦或是平常的课程论文写作中,都需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对于论文的予语句、格式等再三检查调整,正确引用他人观点,杜绝抄袭、改写、篡改、套用等不良习惯,努力做到有所创新。其次,内化于心,加强学术道德自主性的培育。2022年,南昌大学的一篇MBA硕士学位论文中存在多处文字表达错误引起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其作者熊某因担心查重率使用翻译软件对论文进行降重处理未经复核后直接提交。不顾论文写作的质量,采用ChatGPT进行所谓的“创作”也频发生于日常的学习中,可以说ChatGPT的出现既给学术研究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学术不端治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难题。这就需要对学术道德进行自主性的培养,不是被迫接受外部的规则进行盲目的服从,而是有着更高学术道德追求,明晰学术道德的重要意义。“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明确“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的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是指引我们所有研究生在求学之路上前行的目标。

在“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提议下,我国研究生人数具有突破性的进步,然而想要达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更需要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术道德作为学术事业发展的基石,事关研究生培养质量,只有在良好的学术道德之风下,才能推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践行学术规范外,更要将学术道德内化于心,助力研究生培养数量与质量上的真正同行。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