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林语堂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漳州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林语堂的文化思想、文学创作及其对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展开研讨。漳州市副市长余向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柏定国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文学院副院长周军教授主持。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龙海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从闽南走向世界的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面推进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林语堂文化资源,对于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省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黄科安在书面致辞中,赞誉林语堂先生“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学术追求,指出其研究对推动中西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充分肯定了闽南师范大学在林语堂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学术影响。
在主题发言环节,学者们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了林语堂的文化遗产。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全国教授聚焦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现代性特征,阐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前瞻价值;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平教授通过分析《红楼梦》编译策略,揭示了林语堂文化转译的独特智慧;温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孙良好教授以《唐人街》和《奇岛》为中心,探讨了林语堂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漳州市林语堂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煜斓教授在主题报告中系统梳理了漳州地区林语堂研究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成果,并提出建设“林语堂学术资源国际中心”的规划设想,以此系统化、国际化地推动林语堂研究。
本次研讨会由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漳州市林语堂文化研究会、闽南师范大学台港澳与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漳州芗城区林语堂纪念馆及平和林语堂文学馆共同协办,共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议题涵盖林语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文学创新、翻译理论、乡村文化振兴等多个维度。
✦ • ✦
据悉,闽南师范大学长期致力于林语堂文化的学术研究、传承推广与创新发展。自2005年成立林语堂研究中心以来,学校持续推进相关学术体系建设,不仅多次举办林语堂学术研讨会,立项编纂《林语堂全集》,更常态化开展“亲近文学大师林语堂”品牌活动,通过专家讲座、作品朗读、戏剧展演等多种形式,推动语堂文化研究与传播。2024年,学校依托“闽南诗歌节”设立“林语堂文学奖”,广泛吸引了海内外多所高校、不同学历层次的青年学子参与,生动诠释了林语堂文学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传承与创新发展。此外,学校还与漳州市林语堂文化园开展人文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地处语堂故乡的地缘优势,全方位推动林语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字:郑少茹
图片:陈雪灵、巫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