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3点半,复旦大学杨明教授应邀在我校博东110作了一场关于《天宝末年李白对杨国忠的态度:以< 古风>三十四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黄金明院长主持,文学院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教授首先通过对李白《古风》(其三十四)的分析解读,引出对诗句“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与“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的假设和疑问。随后,杨教授从李白诗文、唐代史籍及与李白同时代的作家著作中分析得出李白对杨国忠存有好感。并指出杨国忠在天宝末年确有善举,诸如国家祭祀、救济灾民及人事变动等。接下来,杨教授从李林甫与杨国忠执政之差异入手来探讨李白为何对杨国忠有好感,分别从杨国忠与李林甫之间的矛盾、独孤及等人的诗文以及相关史籍记载等三个层面进行论证。最后,杨教授得出李白眼中的政治清明应记载于天宝十二年杨国忠为相之后。通过以上分析,杨教授告诫同学们研究古诗文要立足文本细读、立足历史事实,并强调文献研究重在平时积累。
讲座尾声,杨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亲切互动,并耐心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整场讲座,杨明教授平易亲切,逻辑严密,如剥茧抽丝,带领听众进入深层次的学术境界,展现了学术名家的深厚功力和谦逊严谨的风度,使在场师生深受教益。
个人简介
杨明,男,汉族,山西太谷人。1942年11月28日生于四川重庆。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中学语文教师。1978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师从王运熙教授,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现为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2-1994年间曾任日本国神户大学文学部客员教授。兼任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文选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教学与研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