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14:30分,文学院在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以“传统基础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第一届教学研讨会,校领导、文学院全体教师、学生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施榆生副院长主持。
会上,李顺兴副校长首先分析了我校教学研究工作现状,肯定了文学院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实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学院发展新形势,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规划。他特别强调要围绕学校教学工作重心,突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加大课程和教学改革力度,善于利用文学院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陈煜斓副院长提出为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文学院将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具体包括加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加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特色专业建设,努力构建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紧接着,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均进行了主题发言。沈金耀老师以“再论培养博雅的文化人”为题进行发言,王朝华老师以“关于文本解读的若干思考”为题提出了若干建议,贾燕子老师以“按需授课、分类教学”为题发表观点,杨杏红老师以“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方案设计”为题发表了一些见解和看法,邱春晖老师以“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为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文涛老师围绕“大学教育与智慧观”为大家开辟了智慧研究的多维视角。
随后,全体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就文学院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交流结束后,文学院老领导蔡一鹏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督导的现场成效,提出全体教师要善于探索课堂教学的规律与方法,与台下的大学生展开由眼神至心灵的沟通,为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黄金明院长以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教学阵地等为主题做了总结讲话,提出文学院发展的新要求,教师要努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感发能力,让文学院的学子成为有创造力的人,真正的文化人、文明人。
本次研讨会内容充实,时间安排紧凑有序,为文学院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块上相互切磋、相互借鉴搭建了有效的互动平台,对我校实施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悉,文学院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召开教学研讨会的初步设想,从而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让教师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能以行业需求为主线,将所研成果转化为知识输出,为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构建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