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韵,浓浓诗情。2012年12月7日晚7时,由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关工委主办,中文系承办的“两赛”课本剧专场在球类馆拉开帷幕。院教务处处长黄金明教授、院关工委副主任邱煜焜老师,中文系沈金耀教授、中文系王朝华副教授、漳州一中语文老师王龙祥担任评委,中文系党总支施榆生书记、辅导员老师与来自院戏剧鉴赏班、众多校园戏剧爱好者一同观看了本次演出。
本次课本剧演出共有三场,每场40分钟左右。据邱煜焜老师总结,演出的独到之处在于以笔者的再创作场景式地展现经典诗作的意境,烘托爱国诗人的个性品质,集文学性、故事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给观众一种立体的文化洗礼。“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曲箜篌拉开当晚演出的序幕。第一场《少年心事》,描绘一代诗鬼李贺梦入神山的忧愁故事,悲伤的气氛和着低沉的音律,让人不禁感慨诗人的不幸与无限悲伤。第二场《乌台诗案》讲诉诗人苏轼历经乌台诗案而被贬远地,却依旧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之情,演员荡气回肠的表演,大气磅礴的舞台效果掀起演出的第一次高潮。随后,一场《中原北望》,无尽的哀伤,无法言说的爱国情,带大家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战乱与国仇让观众们深深沉浸在诗人悲愤的世界里。铿锵有力的吟诵、扣人心弦的情节、迷茫台幕的喷雾…艺术的表达手法触到观众的痒处,品味经典内涵,激发爱国之情。
自1993年,《火刑》获得全国课本剧业余组一等奖以来,校园课本剧走过她辉煌的20年,《项链》、《雷雨》、《南唐遗韵》…给校内外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形体艺术陶冶了师院人独特的文化气质,以参与式教学促进了中学课改的拓展空间。中文系芝山剧社主动承办了院两赛的课本剧专场,继举办邱煜焜老师主讲的《课本剧的传承与创新》讲座后,开展 “吟中华经典·展诗人风采”的戏剧节巡礼系列活动,第二场“芝山戏语”课本剧专场于12月7日如约而至,接下来将举办“星火燎原——课本剧进中学”文艺汇演,“戏说新语——优秀课本剧荟萃”校园展播及“羽化成蝶——课本剧研讨”学术交流等大型活动。
课本剧秉承教学改革的创新理念,充分激发了读者研读书籍和形体表达的兴趣潜力,中文系将联合院教务处、关工委充分挖掘课本剧的创作空间,延伸科研深度,提升大众文化品味,扩大我院于闽南区域的文化传播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