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15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吴相洲教授莅临我校,为我系师生开展了一场题为《诗圣杜甫》的讲座。
首先,吴教授简要介绍了杜甫的基本信息和创作经历,并结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等诗作,揭示了杜甫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博大的仁爱情怀。其次,吴教授感慨说杜甫是民族话语的代言人。杜诗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诗歌,它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审美物件,而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它不仅给后人以永恒的精神力量,也成为文学的重要价值尺度。接着,吴教授指出要达到杜甫老成的创作境界须做到“凌云健笔”和“意纵横”,这要求作者不仅有丰富的学问材料,还要有熟练驾驭这些材料的能力。随后,吴教授还分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在提问环节中,吴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回答。吴教授宽广渊博的学识以及精彩生动的授课,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附:吴相洲教授简介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首都师范大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乐府学会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著作有《中唐诗文新变》、《唐代歌诗与诗歌》、《传统的批判》、《唐诗十三论》、《唐诗创作与歌诗创作关系研究》等 10余种,曾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市重点项目“《乐府诗集》研究”的研究,并着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子课题“隋唐五代诗歌史”的写作。
记者:刘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