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文化活动
·学术交流
·学院新闻
·文院风采


学院新闻
文学评论家张陵应邀到文学院讲学
作者:文学院;日期:2018-03-28

 

    2018年3月26日上午,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应邀为我院学子举办了一场题为“当下重要文学作品解读”的讲座,校发展规划处祖国颂教授、学院部分教师、漳州市作家协会的作家等和学院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

    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面对讲台下众学子年轻的面孔,张陵从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入手,逐渐切入正题。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能磨砺一个人的情感,慢慢使人的精神品质得以提升。在他看来,与我们伟大的时代相衬,即反映伟大的时代精神的作品,才能称为好作品。中国作家怎样讲好时代的故事,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他认为,在这方面,中国作家的成就还不够高,与时代相衬的作品甚少。大部分作家陷入了一个误区,总是从自我角度去表达,对自己的感觉沉醉不已。“但也有一批作家非常努力地去探索,使自己的进步与时代的进步同行。”随后,他分别从报告文学、诗歌、小说三类体裁中挑选一些作品,解读他眼中的好文学。

    在报告文学方面,张陵重点推荐了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国家》。这部作品记录了2011年利比亚战乱时期,中国政府如何在12天内奇迹般地撤离3万多名侨民的故事。作者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记录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撤侨行动。他认为,《国家》第一次使报告文学站在国家层面上讲国家利益,树立了国家形象。这本书从纪实角度反映了国家的进步,说明作者心中有国家。诗歌方面,为大家推荐了骆英的诗集《7+2登山日记》。所谓7+2,是指一项登山运动,要求登山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世界7座最高峰和2个极地的攀登。到去年为止,全世界只有26个人完成,其中中国人占了16个,而这当中就有诗人骆英。该诗集就是作者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完整地保留了人在濒临艰危时的意志和情感。张陵非常推崇这本书,认为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作者通过个性的表达说明只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了,才能完成这种挑战生命极限的任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

    在小说方面,张陵重点推介了福建作家杨少衡的小说。对于很多人认为杨少衡的小说是官场小说,他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官场小说与描写政治生活的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官场小说描写腐朽的生活。一个作家不能停留在这里,好的作家当透过问题看到社会进步的因素。官场小说其实是一种不真实的东西,真正的真实性是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正能量的一面、进步的一面。他认为,杨少衡的小说从《党校同学》到《秘书长》,再到《珠穆朗玛营地》,大部分都是写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干部的故事,致力于塑造基层干部形象,它不是官场小说,它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因为它真实,所以读起来没官场小说那么好读。“文学反映现实最尖锐的问题,杨少衡是少有的直面这个问题的作家,很多作家不敢直面这些问题。”张陵说,杨少衡的小说塑造了艰难的政治生态里的干部形象,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笔下的干部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这就是我们所要塑造的“社会主义文学新人”,在今天的文学形象里非常稀有。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