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白烨教授应我校邀请,在博东108教室为文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四十年文学的演变与挑战”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胡明贵老师主持。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漳州市文学艺术院、漳州市闽南风杂志社成员。
白烨教授先是总结了习近平主席讲话新颖清晰、深入浅出、博大精深等特点,表明习近平主席对文风的重视。白教授认为文学创作即使涉及到一些严肃话题也可以谈得浅显易懂,从而创作出更加符合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思想作品。紧接着,白教授分析了文艺思想在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三个时期的发展,重点阐述了网络小说涌现的原因与现状,并提到“东亚文化三绝”中就有中国的网络小说。此外,白教授还分析了文学结构的三个板块,即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文学,以市场出版为依托的大众文学和以网络科技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白教授强调虽然要以第一个板块为重点,但是这三个板块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要不断强化三者之间的对话互动。最后,白教授还指出四十年文学所面临的写作与传播的分化、阅读的俗化以及批评的弱化这四个方面的变化与挑战,强调要引导读者适应好的文艺作品、文艺类型,要重视培养文学新人。
讲座最后,白烨教授耐心解答在场听众关于“网络文学”“文学俗化”等话题相关的问题。白烨教授渊博的学识、缜密的思维深受在场师生的好评。
个人简介:
白烨,男,1952年生,汉族,陕西黄陵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在本校留校任教,1979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室副主任、主任、总编辑助理,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代表作:《文学观念的新变》、《文学新潮与文学新人》、《批评的风采》、《文学论争20年》等。主要编辑成果有:《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8卷本)(主持策划)、《台湾散文名家名品丛编》(主持策划)(5卷本);(杨绛作品集)(协助策划)、《张中行文集》(协助策划)、《顺生论》(协助策划)。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图/文:李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