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厦门一中苏宁峰老师应邀于我校博东107教室为文学院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中学语文经典文本的批判性解读”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王照年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苏老师指出,身为中学教师,不应该固步自封地作经验之谈,课堂要改革,就必须率先改革教师本身!他认为只有把大学教授的理论思想与中小学生的教育实践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国民基础教育的崭新篇章。在苏老师看来,衡量一位名师的标准是能够让他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睡觉。随后,苏老师征询现场同学的意见,选取《别了,不列颠尼亚》为文本,亲自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有趣又不失深刻见解的语文课。苏老师指出,如果你不能从《别了,不列颠尼亚》当中抓住“时间”的脉搏,就永远无法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在苏老师精彩地讲述之下,我们仿佛听到了钟表的摆动声,看到了那曾经占据香港百年的米字旗缓缓落下,取而代之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随之升起的,还有我们心中慢慢的自豪感。

讲座尾声,苏老师与在场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赢得了阵阵的掌声。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兢兢业业的授课态度让在场同学受益良多。
个人简介:
苏宁峰,厦门一中正高级教师。福建教学名师培养对象、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厦门市专家型教师。曾任福建省高考语文学科秘书。福建师大、集美大学兼职教授等。
文:梁伟荀 图:郑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