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艾伟老师应邀来到文学院,与文学院创意写作虚拟教研室的老师们及既明文学社的同学们,围绕“创意写作”这一主题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黄金明教授主持,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小玲出席会议。
黄院长先汇报了文学院创意写作团队建设及系列写作课程建设情况。接着张清华教授专题报告。张教师首先高度赞许文学院育人为本、重写作素养和能力培养的写作课程改革,然后从写作的两个面向——创造性、创意,详细介绍了国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写作课程改革特色和经验,重点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的过程、建设情况及创意写作人才培养培养的情况。并以北师大与莫言老师等住校作家为例,指出作家越来越多地进入校园,有助于发挥其自身的感召力、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养成。张教授回顾了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指出在古代,谈文本,主要是谈人本,诗教重在培养人格和境界。而“大学文学教育知识化”问题由来已久,创意写作旨在让学生实现读写一体,破除知识化的困境,引领学生领略到文学的美妙,成为文学的内行。
艾伟主席的专题报告结合自身创作实践经验认为,对于文学创作而言,知识积累仍是重要的,但不是第一重要,文学更应该是感性的,它出自一种个人化的生命感受,这种感受比知识更为重要。接着他以自己的小说为例,分享创作心路历程和写作经验,并认为,创意写作学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个人的生命体验在写作中十分重要,它可以成为写作的起点,比如记忆中某一难忘的场景,事件本身或许平凡普通,但简单的故事可以通过赋予人物性格、设计人物关系等手段发展成为一部优秀的小说。因此小说创作是存在技术的,优秀的作家除了需要天赋,也需要依靠后天的训练和培养,由此,写作是需要也可以训练的。他还结合在宁波大学工作室的教学经历,指出讨论在创意写作教学中重要性,并具体介绍了如何开展。
最后两位专家强调多阅读经典原著,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知识背后的逻辑,尽早建立主体性,促使个人见识与文本知识发生关联,在阅读与写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人格。
本次报告会对于文学院创意写作虚拟教研室建设以及创意写作中心新学期系列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