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文化活动
·学术交流
·学院新闻
·文院风采


学院新闻
【名师讲堂】中国现当代文学“龙江学术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卢桢教授:海外风景体验与早期新诗人的写作实践
作者:;日期:2023-03-30

2023年3月30日下午,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龙江学术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十一讲“海外风景体验与早期新诗人的写作实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博东110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卢桢教授主讲,讲座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位点负责人周军教授主持,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任毅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讲座开始前,周军教授向参与讲座的在场师生隆重介绍了卢桢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并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卢桢教授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副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作协签约作家。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城市文学研究。曾在荷兰莱顿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写作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文化类著作5部,出版文学旅行随笔集《旅行中的文学课》。 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扬子江”诗学奖。

卢桢教授先是介绍了新诗发生学的研究现状,又谈到早期作家的留学经历对“体验的现代性”之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新诗的成长与发展的助力。随后卢桢教授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逐一进行讲解。他认为,由于作家在旅行中受到异国文化侵染,旅行空间转换,以及比较意识的建立的影响,从而产生观景理念的现代转换。其次是关于观景装置的更新,卢教授不仅细致地介绍了中国新诗人观看海外风景的四种装置,也分析了这些装置的具体应用情况。此外,他还讨论了“旅行者”形象与风景的展开,并从三个向度梳理了域外诗文中此类“旅行者”的文化形象。最后,卢教授提出,早期新诗人对海外风景的想象和书写,与艾略特的荒原世界、波德莱尔的巴黎情结、华兹华斯的湖区美学、卢梭的阿尔卑斯印象、歌德的古典德意志记忆缔结了多重维度的互文联系,使得中国新诗表现出更多“走在世界”的精神特质,并为后继者留下了可资借鉴的诗学资源。卢教授的这些精彩观点都极大地启发了在座的听众。

讲座结束,任毅教授对本场讲座做了精彩的点评与总结,他认为卢桢教授的教授非常精彩,理论视角敏锐,方法运用独到,史料的印证也非常精妙,极具思想与方法的双重冲击力。其次,任毅教授提到本场讲座以线上形式吸引了来自其他高校的众多的师友,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足见卢桢教授在新诗批评研究界的学术影响力。最后,任毅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代表在场师生向卢教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在交流环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们积极地提出问题向卢桢教授请教,卢教授也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大家的学术疑惑。总之,本场讲座学术氛围浓郁,学术视野开阔,给同学们带来了非常多的学术启迪与收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位点也将秉持学术品牌意识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登坛开讲,敬请期待!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