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罗振亚教授做客我院龙江学术大讲堂,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二十一世纪新诗的突破及其限度》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周军教授主持,胡明贵教授担任评议嘉宾,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罗振亚教授概述了21世纪新诗的相关问题,如新征象、新质素,与20世纪诗歌的内在联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接着,罗振亚教授从“喜忧参半的矛盾与乱象”“诗歌的亮点”“诗歌依旧纠缠的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二十一世纪新诗的近况和局限。他介绍,当前学术界对21世纪诗歌发展有两种指认,一种认为中国诗歌已经完全被边缘化,另一种则认为当前诗歌发展进入空前复兴期。这两种意见都不无道理,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不同程度地遮蔽了诗坛的另外“真相”所在。罗教授认为21世纪的诗歌有可圈可点之处。例如:当下的诗人们逐渐摆正了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积极介入时代和现实;诗人们在艺术表达水准上已普遍提高,技巧运用上更娴熟,风格辨识度趋高;诗人们实现了诗的自由本质,使个人化写作精神落到了实处。但他同时指出,21世纪的诗歌仍存在部分隐患,包括艺术的泛化、事件化倾向的抬头、以及诗歌传播方式的潜在危机等。最后,罗教授强调,诗歌没有“死亡”也未“新生”,新诗与旧诗应走向和解,21世纪的诗歌虽存在问题症结,但也逐渐走向成熟。

讲座尾声,胡明贵教授做了点评,他表示罗振亚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例证详实、极富思辨性和启发性,令人领略到当代诗歌的魅力。
主讲人简介
罗振亚教授,执教于南开大学文学院,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负责人,南开大学穆旦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级精品课“现代中国文学”负责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现代中国文学”负责人。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长、《文学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文学与文化》《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文艺评论》等刊编委。出版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与先锋对话》等著作十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曾获黑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星星年度诗评家奖、扬子江诗学奖、建安文学奖评论奖、草堂诗评家奖与金青藤国际诗歌奖等多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