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谢东笑教授以音乐为媒,在《<诗经>弦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课程中指导学员《诗经·桃夭》弦歌的排演,在琴音悠扬的唯美意境中,学员彷若穿过千年,奔赴一场春天的婚宴。

谢教授为学员讲解弦歌的弹奏技巧,梳理排演过程中的结构关系及某些细节呈现的合理性。谢教授表示,《桃夭》是一首赞美出嫁女子的诗歌,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本使用了复沓的表现手法,比如“宜其室家”“宜其家室”,使用同样的字词而调换位置,弦歌需要根据字词位置的变化来调整声调,从而适应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境。

谢教授逐字吟唱《桃夭》,讲解如何运用合声润色琴曲及声部发音的要点,最后分段带领学员齐唱,指导学员掌握正确声调。

《桃夭》弦歌排演学习结束后,谢教授又以《击鼓》《木瓜》的弦歌表演为对比,展现弦歌排演的共通技巧,以及如何根据《诗经》文本语境及叙述者身份的差异来呈现不同的弦歌特点。课后,他与学员对弹,交流本次上课的心得体会,为学员答疑解惑。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对于《诗经》不同文本之间的弦歌排演共性与差异有了切实的了解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