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文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鼓励广大中文学子结合专业特色,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锻炼,了解乡情民情,用脚步丈量山河,领悟当代青年使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学院22级各团支部社区实践“第一课”的青春风采吧!
巧手裁童心,文韵伴童行
——文学院22级汉师1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文学院22级汉师1班团支部深入社会实践大课堂,积极响应国家 “加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前往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助苗,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支部成员分组教学,向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引导小朋友们亲自动手体验剪纸文化。一片欢声笑语中,小朋友们在心中埋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寻觅先生遗迹,追寻文学思想
——文学院22级汉师2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22级汉师2班团支部积极响应团委号召,前往林语堂纪念馆开展社区实践“第一课”,寻觅先生遗迹,追寻文学思想。支部成员在纪念馆内学习林语堂先生的生平经历、文学著作以及文学成就,感受林语堂先生的文学风范。在林语堂故居中感受先生充满生活气息的遗风。穿越时空,与先生对话。作为师范生,支部成员感触最深的是先生关于何为真正有效教育的语录。在先生的语录中,支部成员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即将成为师者的使命与责任。活动最后,支部成员在宣纸上落笔写下喜欢的语堂名录,在字里行间感受先生的幽默风趣、博学广知。



探寻古城风韵,聆听漳州故事
——文学院22级汉师3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为积极响应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文学院22级汉师3班团支部前往漳州古城开展“探寻古城风韵,聆听漳州故事”社区实践“第一课”。支部成员结合专业所学,将大一学年《论语》课程中习得的孔子思想等知识搬进了社会大课堂,面向来往游客讲解文庙相关知识,提前当了回“老师”。值此教师节之际,此活动更具特殊意义。支部成员还参观了漳州非物质遗产展示馆,了解学习布袋木偶、漳浦剪纸、海柳雕、漳州棉花画等漳州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支部成员采访了漳州古城的糖画传承人许师傅,许师傅以勺为笔,融糖为墨,板上作画,余温勾勒间的“糖画”,画出了漳州的人间甜味。他以自己的方式让更多老漳州人回味起童年的家乡味,也让支部成员懂得了坚守与创新的意义!



见《诗经》之藏,品劳育之璨
——文学院22级汉师4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台风过后,文学院22级汉师4班团支部前往县前直街开展清扫社区街道活动,并结合专业所学,在清扫过程中收集《诗经》中的桑叶、艾蒿、狗尾草等植物,进行植物标本制作。支部成员通过手工劳动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标本装饰品,在手工过程中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此次社区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专业知识、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让支部成员深刻体会到服务、劳动与知识的价值与意义。



千年古城,游你道来
——文学院22级汉师5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进一步传承弘扬漳州古城历史文化,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5班团支部成员前往漳州古城开展“千年古城,游你道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支部成员分别前往漳州文庙、古城记忆馆、木偶艺术表演馆、林语堂文学馆、灯谜艺术馆这五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代表性场馆,化身为“文化宣传者”,担当起向大众传递本土文化,展现漳州古城魅力,促进文化交流的重任,在自身了解古城历史的基础上,团队协调配合,围绕着古城“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的特色,为游客们认真讲解古城文化。



悠悠龙溪文明,绵绵古城烟火
——文学院22级汉师6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学在漳州,习在漳州,漳州是闽师学子的第二故乡。为了进一步学习了解漳州文化风采,文学院22级汉师6班团支部走出校园,采用带有知识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轻型城市漫游Citywalk方式,沿途与当地老漳州人交流,学习了解漳州的传统文化和古早美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支部成员更深刻地体会到漳州的风土民俗,也为传承漳州的文化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最忆人文美景,独恋漳州风情——文学院22级汉语1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基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青春新篇章。近日,文学院22级汉语1班团支部前往漳州市博物馆参观学习。支部成员们在市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直观深入地了解漳州的发展历史,打开了认识漳州的新视角,深刻领略了漳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文化之力促社区实践从社区之变看国家发展
——文学院22级汉语2班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文学院22级汉语2班团支部手工制作书法作品,在书法作品中写下对党和国家的深切祝福,并将书法作品带至古城进行展示。支部成员在古城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古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和现在,并将自己的书法作品送给当地居民,共同许下家国永安的心愿。此次社区实践让支部成员深刻体会到了漳州古城在党和国家带领下的飞速发展,进一步理解了古城文化,根植了爱国情怀。


游古城访文庙,探历史寻文脉——文学院22级汉语国际教育团支部
社区实践“第一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院22级汉语国际教育团支部在文学院教师高显滢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文庙。高老师为支部成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庙的建筑历史、建筑风格、历史沿革和主要功能,让支部成员对这座古老的建筑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支部成员近距离观赏了历代文人墨客保存完好的牌位,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学问的崇高追求。此次社区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支部成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提升了支部成员的文化素养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