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台籍教师李姿莹参加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
“‘共同啊来为呀,两岸的融合,哎呀,心相偎。’李姿莹在论坛上用闽南语演唱了一段原创歌仔戏,唱出了两岸同胞融合发展的心声与愿景。生于台湾高雄的李姿莹从小就浸润在闽南文化里,是‘两岸共生剧种’歌仔戏的戏迷。2015年,李姿莹第一次来到福建厦门,与从事闽南文化工作的前辈、同辈交流,不知不觉中,成为一名闽南文化的传承者。李姿莹说,她很荣幸能够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事业服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基因和集体记忆......通过艺术,我深刻地感受到两岸紧密的情感联结。’”
——引用自中国台湾网“许下回家愿望,台湾青年在两岸融合发展大潮中彰显青春力量”报道。

李姿莹专注于福建民俗、闽南文化、歌仔戏等多领域的研究,从民间文学到民俗学,从闽南文创的设计到闽南戏曲的改编,她始终保持着对闽南文化的高度热情。李姿莹说,她希望架起海峡两岸艺术文化交流的桥梁,将承载着两岸文化之精华的歌仔戏发展传承下去。


文化记忆是人类的共同情感投射,而两岸文化记忆的最大公约数便是闽南文化。为了发扬闽南文化,李姿莹扎根闽南文化研究重地——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她担任了南风戏曲协会的指导老师,平时会帮学生排戏,与学生一起讨论剧本、一起训练。同时,她还带领学生一同认识闽南文化,做文化知识视频的传播、疫情期间与同事创作公益的抗疫歌曲等,还将视野拓展到社会上,促进当地大陆青年跟台湾青年合作交流,以最大程度地发掘文化的现代价值,也为其他想来大陆发展的台青摸索路线。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道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了要发挥祖籍地的优势,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李姿莹对此也根据其专业经验提出了宝贵意见,“作为链结两岸情感凝聚的有力武器,涉台文物值得收获更多的投入与关注......我们还应多去思考台青如何落地到扎根再到开花结果的发展路线”。
文化润心,两岸连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不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共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只有闽台同胞手相牵、心相连才能够共同实现这美好愿景。李姿莹始终对改善并加强两岸和谐关系充满信心,并期待着未来能够在文化上为两岸融合贡献更多力量。
特稿丨许下回家愿望 台湾青年在两岸融合发展大潮中彰显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