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文化活动
·学术交流
·学院新闻
·文院风采


文院风采
【学生榜样】齐昕筠:晴耕雨读与一场冒险
作者:;日期:2021-06-07

齐昕筠,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曾获2019年国家奖学金、《江苏少年文艺》2020年度佳作奖、校专业一等奖学金,多次于省级报纸刊物发表小说、散文。现为福州真鸟囝方言保育组织志愿者、《福州晚报》“福州腔调”专栏作者。

失去的永不复返,世守恒而今倍还

我曾一度只想把“文学”当作我的兴趣,而不想让其成为我的专业,但高考分数的阴错阳差却让我选择了文学专业。填完志愿,似有一种稀里糊涂、不甘不愿地就敲定了未来人生道路的恐慌感。我也曾在心里拷问过自己很多遍,读文学是否无用?以文学为专业是否会让我的视野和道路越走越狭隘?在这个专业,我到底应该如何自处,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一时正处在茫然期,偶然在书中读到一句话,大意是:“中文系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有系统视野和理论基础的读者和研究者。”心中的惶惑忽然迎刃而解。无须罗列具体课程带来什么具体知识,因为哪怕是同样的老师和课程,不同的人获得的东西也各有不同。比起培养“创作者”,文学专业更像是提供了环境,把学习者浸泡在“文学场”中而不是单纯地一味接受。正如大学以来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有余力时的蹭课蹭听,于我从来不是学到什么板上钉钉的结论和一劳永逸的做法,而是在专业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中,以一种永葆好奇而万物有趣的目光看见文学乃至更广阔领域中各种观点和视角,哪怕某条我不认同,哪怕它们相互龃龉。学习中有幸遇到很多位好老师,哪怕只是一篇小小的期末论文,老师也不辞辛劳用心指点,与老师反复交流、不断修改的过程,对我来说也不是获得论文中某个确切的结论,而是博采众长地学到建构、整顿、逻辑的思维方式。年轻人总爱江湖,享受流浪和闯荡,而内力的提升正离不开文学,学文学专业的过程中其实没有太多的拍案叫绝或者豁然开朗,它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脚踏实地的积累和训练,是晴耕雨读,是一段在平静中提升自我的长途。

向“读者”阶段跋涉的过程中,文学让我重新捡起被中学应试教育破坏的阅读习惯,而专业对阅读的要求,也助力我重燃阅读的热情。犹记得高中时最敬重的语文老师曾在某次讲评练习时忽然停下来,自言自语般说了一句:“语文不是这样的。”而今想起,确有感触。天地辽阔,我们却身处峡谷,读到更多,就能看见更多之前未曾经历的世界,眼界和见识多起来之后,就不会对多样和差异大惊小怪,反而更能给人平和看待问题的眼光。学会描述而非评判,学会感受复杂而非万事都以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这个习得的过程中,文学专业的学习亦给出了重要的一份力量。文学不是一个会有“标准答案”“唯一正确”的存在,它恰恰让我们看到丰富,裨补经验,体会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生,接受“世界不必与我一致,一切皆可不同”的多元和包容,摆脱偏见,建立共情与包容。

后来我想找出大一时翻开的那本书,在记忆中读到它的书架前逡巡多回却始终没有找到。我几乎要相信打开那本书的那一刻是命运给我的指示,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回答。我也不再纠结“读文学为了什么”,那句话给我的不是一条唯一的道路,不是一个非如此不可的结论,而是一种启发。被问及专业,我一直只说自己是一个文学专业的“入门者”,也许很长的时间里都会是这样,但就像一条鱼在文学这片大海里,很小,但很自由,万物如谜,野草潮骚,烛火江流,可以游到所有我想去的地方。

看脚下一片黑暗,望头顶星光璀璨

兴趣和专业的重合本身就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而文学院没有严格的晚自习制度,文学专业也不像其他一些专业有标答,这种自由发展的包容度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体验更多、尝试更多。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有一次说她将书店“晴耕雨读,书能换酒”的招牌看串行,变成了“晴耕雨读,书能换面条”,但她想了想,觉得后者似乎更好。我亦同感。就好像我一直觉得读文学专业,不应该是为了与大众读者划清界限,构建壁垒,闭门造车,垄断解释权以获得荣誉和利益。文学不是脱离生活,而是恰恰是要回到生活;文学不是要我们远离世界,它正是要将我们推向世界。一如丁尼生所言:“尚未经历的世界在门外闪光,而随着我一步一步地前进,它的边界也不断向后退让。”

感谢一路遇到的许多老师,课堂内外的许多观点是启发,也是鼓舞。雷亚平老师说:“要让我们有更多的体验,我们的生命中应该有足够多的嫉妒、愧疚、后悔、幸福、狂喜。”林颂育老师说:“把‘外在的评价体系’和‘自我的评价体系’分开,找到自己真正认同的东西并为之付出精力和情感。”有时我想,自己加入志愿者组织做方言保育、写投稿发表或更多是不投稿的小说、去城市文化杂志实习、给报纸写专栏、去更多的地方见更多的人,其实都是为这个。

浏览: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公地址:博文楼东区一楼 电话:0596-2591442  邮件:zwx@m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