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建动态 -> 正文

文学院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9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为我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蓝图。文学院师生多形式关注全会动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结合结合教学、科研及学习等实际,深入研讨目标任务,凝聚奋进共识。

文学院师生热议:

01

文学院党委书记 林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了蓝图。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高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文学院“以文化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中文人服务国家战略锚定了责任坐标。接下来,文学院党委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落实好。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认真研究制定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引导师生把学习热情转化为创新党建品牌、提升学科影响力的实际行动,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文化传承者与教育践行者,为“十五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02

文学院院长 陈练军

全会强调“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打破了传统学科建设的壁垒思维,为文学院省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文社科并非科技发展的“旁观者”,而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精神支撑、价值引领的“核心参与者”。我院作为省一流学科培优学科建设单位,立足“十四五”建设基础,明确了“人文铸魂、科技赋能、人才筑基”的发展路径。在学科方向重构上,我们紧扣“数字中国”建设要求,主动突破传统文史哲学科边界,着力打造“数字人文”特色增长点。借鉴兄弟院校“数智赋能古籍”的建设经验,整合古代文学、文献学、语言学、闽南文化等核心资源,着力打造“闽台海疆文献与方言文化人工智能实验室”,重点推进“闽台语言文学文献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创新团队”的建设,全力建设福建省首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将省一流学科建设、拔尖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传承、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深度绑定,切实实现传统人文学科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

03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沈晓杰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后,我对文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列为主要目标,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对我们在学生工作也提出了目标导向。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把学习全会精神作为基层党支部核心内容,深化“思政铸魂”工程。作为思政干部,我深知学院是传承文脉、培育人才的主阵地。我们要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在开设的课程与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中华文明中挖掘创新素材,孕育新成果。在聚焦“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上,组织师生开展传统文化普及、地方文化调研等实践,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文化服务。我们将努力培养文化建设者,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04

文学院副院长 周军

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文学院科研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会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时代要求,将科研工作自觉融入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全会精神指引我们必须聚焦主责主业:一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着力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二是紧扣“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目标,强化有组织科研,产出能阐释中国实践、彰显中国价值的标志性成果;三是坚持科研育人,将前沿成果反哺教学,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我们坚信,以全会精神为强大的指引动力,必能优化机制、激发活力,谱写出文学院科研工作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01

文学院院长助理 庄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会议精神对教育工作者的指引意义。首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社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产学研融合,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其次,推进教育人才发展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要求我们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人才发展。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我将积极探索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输送高素质人才。再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闽南师范大学的教师,深感有责任为推动两岸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通过学术合作、教学探讨、研学交流等形式,促进两岸高校的教育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02

文学院院长助理、

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 刘玉杰

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在备受鼓舞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十五五”时期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坚持立德树人,以高尚的师德引领人,以丰富的学识培养人。在继续做好个人教学、科研、党务等工作的同时,一定与学校、学院同频共振,积极融入、深度参与各项事务,努力做好台港澳与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勇立潮头、不懈努力,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才智。

03

文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 洪水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发出了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豪迈宣言,令人振奋。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力、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全会号召全党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这充分展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和坚定的历史自信。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04

文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 魏宁楠

我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此次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也对高等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自身工作,我有两点体会:一是在教学层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会强调“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阵地。我将把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专业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在党建方面,我将组织支部党员深化理论学习,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互促共进,把支部建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01

文学院团委书记 黄小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结合文学院以传统艺能赋能育人的实践,作为团委书记,将持续推动古琴、茶艺、书法、吟诵等传统艺能融入育人环节,支持芝山剧社、唐音吟诵社、墨蕴书画协会等实践类社团开展经典诵读、主题创作、雅集展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艺能实践中悟文化精髓;同时深耕四大节日诗会、课本剧等特色品牌活动,引导学生挖掘传统艺能的时代价值,在剧本编写、舞台演绎、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与创造性转化能力,既让传统艺能在校园“活”起来,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培育有担当、有创造力的青年力量。

02

文学院辅导员 杨书涵

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清晰蓝图,让我们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自觉把全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既要做到自身持续深学细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立足自身岗位以实干担当融入强国建设征程;也要聚焦主责主业,培育好时代新人,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育人实效,紧密围绕学生成长需求,做好思想引导、学业帮扶和生涯规划,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人才,为实现国家宏伟蓝图贡献青春力量。

03

24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 王佳辉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对自己的专业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全会提出的"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正是我们专业价值的生动体现。在专业学习中,我切实感受到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互鉴的桥梁。当外国学生在课堂上用中文流畅表达,当他们从汉字结构里读懂中华智慧,我看到了文化传播的真实力量。未来,我愿以语言为媒,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在文明对话中促进理解互信。我将以所学回应时代所需,把论文写在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线,让每一次课堂交流、每一段文化讲述,都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实践。

04

23汉语师3班本科生 朱晓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令人倍感振奋。回首“十四五”期间的辉煌成就,我深感自豪;展望“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我更满怀信心与期待。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让身为青年学子的我认识到,专业学习并非孤立的书本研究,而应扎根文化沃土,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中汲取源头活水,积蓄前行力量。未来,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夯实专业根基,磨砺实干精神,积极投身时代洪流。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以知行合一的姿态,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奋进篇章。

05

23汉语师5班本科生 陈欣泓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振奋。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全会所擘画的,不仅是一幅宏大的制度图谱,更是我们青年一代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它呼唤着我们,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因此,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提升综合素养,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06

23汉语师5班本科生 陈瑞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令我感触颇深,最动容的便是那份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战略定力。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既是对“十四五”辉煌成就的总结,更铺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路径。

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构建强大国内市场到改善民生品质,每项部署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目标,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深刻感受到这份蓝图的温度与力量。它让我们看清方向、坚定信心,更明白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意义。未来五年,唯有实干笃行,方能共赴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