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袅袅,是相聚的序曲;柚香龙眼,缀满秋日欢愉。为深入了解2025级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搭建跨民族跨地区交流的连心桥,9月28日晚上,文学院于园山校区校史馆举办 “茶香聚四海,共叙中华情”主题茶话会。文学院党委书记林晓、院长陈练军、副书记沈晓杰、副院长周军及新生辅导员出席,文学院2025级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学生代表参加本次茶话会。茶话会由团委书记黄小乐主持。

伴着沁人茶香,少数民族及港澳台新生茶话会拉开了帷幕。老师们热烈欢迎学子,传递校园期许,拉近了师生距离。茶桌间,漳州特色茶饮与精致茶点水果相伴。同学们手捧热茶介绍家乡风貌与新环境初体验,不同地域故事流转,拉近距离。大家坦诚分享学习、规划、生活、交往等困惑,老师们结合经验与资源耐心解答。各族学子及港澳台学子因茶相聚相融,感受温暖,深化了对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同感。
茶话会上,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项问题,老师们均予以细致且耐心的回应。林晓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对就业问题的关切,认为这彰显了大家对未来规划的主动性与前瞻性。她鼓励同学们:“务必筑牢学业根基,此为立身之本。唯有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方能阅览更美的风景,拥抱多元的选择。” 针对新生环境适应问题,陈练军指出,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他强调,当个人主动敞开心扉,理解并接纳新环境的规则与节奏时,就已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关于人际交往的困惑,沈晓杰建议同学们要主动迈出社交的第一步,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更好地融入大学新环境。他特别强调,与同学相处时贵在相互尊重、学会换位思考。面对文学院同学提出的阅读需求,周军建议,在纸质资源可能紧缺的情况下,同学们可善用丰富的电子书资源,以高效完成广博的阅读任务。
杯沿流转着暖意,言谈交织着心声,将彼此的真诚交流编织成宝贵的回忆。本次茶话会不仅拉近师生距离、为学子解困惑,更以茶香为媒,让各族及港澳台学子打破隔阂、相知相融,深化中华认同,凝聚 “中华民族一家亲” 共识。既为学院育人氛围注入活力,更以青春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彩,让中华情在茶香中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