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我与专业的故事 | 梁振锋:路且遥遥,行则将至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9

梁振锋,2024级汉语言文学2班学生,共青团员。现担任班级班长及文学院团委实践部部长。在校期间获得2025年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2025年闽台大学生闽南方言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等,获院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缘起:文学如水,浸润年华

若有人问我,什么是文学?

幼时,文学是语文老师口中吟诵的古诗词,是“床前明月光”的那一片如霜月色,朦胧又遥远。少年时,文学是四大名著里纵横捭阖的英雄江湖,是金戈铁马、义薄云天的壮阔天地。如今,文学于我,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份沉甸甸的热爱。

文学如水,温柔地滋润着千百年来的每一个魂灵。“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代代文人骚客,以心血为墨,以生命为笔,源源不断地将不朽之作汇入文学的汪洋,使其一直奔涌着不竭的活力与饱满的激情。而我,愿做这浩瀚之水中的一颗小水滴,随它流淌,去往更广阔的远方,探索自由而美的天地。

求索:得遇良师,春风化雨

2024年9月,我满怀憧憬,步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我无疑是幸运的。于此,我遇见了一位亦师亦友的辅导员,他如春风化雨,润我初心;亦如暗夜灯塔,照我前行。我亦邂逅了一群学识渊博且幽默风趣的老师们,与他们一同开启中文寻梦之旅。

求学路上,那些我曾以为熟悉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被逐一拆解又重新熔铸。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我完成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升华,开始真正窥见汉语的魔法城堡。

而踏进文学的殿堂,可谓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我曾在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驻足,欣赏物我在诗句间交融;亦在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前凝神,体味含蓄深远的人生哲思;更被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击中,感受那份遗世独立的孤傲。他们的思想与情感,藏于一字一句间,等待着每一位中文人的真诚叩问。

而我最向往的,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净土。我品读着田园牧歌中流淌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仿佛自己也化作了边城的潺潺流水,温柔地环绕、滋养着每一个善良、淳朴的性灵。

文学,终究是关于“美”的学问。它并非静态的文字,而是一个不断用审美体验更新我们思想与视野的动态过程。当我放下杂念,全然沉浸时,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因这份对美的感知而变得无比丰盈。我常常带着“生命如何自我实现?”的追问,在经典中寻找答案,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开启了对生命广度与深度的虔诚探寻。

躬行: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校期间,我担任班级班长和院团委实践部部长,从处理日常事务到应对突发情况,再到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在一次次为集体奔忙与服务中,我体会到的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践行之乐——使事物达到或回归其合理与本然的状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创造秩序与和谐的“美”。

走出书本,我积极投身于各类实践活动。从班级合诵的集体荣誉,到电影配音的声临其境,再到闽南方言短视频的创意创作……我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知识化为实践的利器,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验证、丰富并创造着中文的另一种可能。

获奖情况:

2024年12月,获文学院2024级班级合诵大赛二等奖(团体)

2025年4月,获闽南师范大学“两赛”电影配音比赛二等奖

2025年4月,获文学院第十六届“知史励行,竞展风华”博知秀知识竞赛优秀奖(团体)

2025年5月,获文学院“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2025年5月,获文学院“优秀志愿班集体”荣誉称号(团体)

2025年6月,获闽南师范大学“值勤周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2025年7月,获闽台大学生闽南方言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团体)

2025年10月,获国家奖学金

2025年10月,获闽南师范大学专业一等奖学金

2025年10月,获闽南师范大学单项奖(社会工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