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岸语言文化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两岸语言文化交流 -> 正文

“安琪诗歌研讨会”圆满落幕:闽南文化与诗歌艺术的深度交融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9

4月26日下午,一场以诗歌为纽带、以闽南文化为底色的学术盛会——“安琪诗歌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分设四个分会场开展小组报告,参会人员涵盖大陆、港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诗人学者,共同探讨安琪诗歌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

分会场一由《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石华鹏担任主持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梁结玲教授担任点评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培浩教授深入剖析了“经典”与“先锋”的关系,阐述漳州对安琪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杜鹏博士聚焦安琪诗歌的“速度”元素,提出“速度因子”在其诗作中普遍存在的独到见解。马来西亚马华诗人作家李宗舜老师则分享了他钟爱的安琪诗作,并通过深情朗诵,让在场众人领略到诗歌的别样之美。

分会场二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向卫国教授主持,福建师范大学伍明春教授担任点评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吴投文教授以《时间的证据》为研究核心,深入挖掘安琪诗歌创作中的多层面生命体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军教授从空间和历史记忆的视角,分析安琪风景诗学蕴含的情感结构与文化意涵。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张德明教授选取先锋实验文本《新十四节:昨夜一恍惚想起安琪和她的诗》,剖析其中的美学景观,为理解安琪诗歌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会场三由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龚奎林教授主持,陈培浩担任点评人。北京千金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诗人千金子从个人经历出发,表达了自己对安琪诗歌情感真实这一特质的欣赏。石华鹏从诗歌编审的角度,阐述了安琪诗歌的鲜明个性化风格。井冈山大学文学院教师曾纪虎从多个理论点来解读安琪《极地之境》,从中展开诗人在创作状态下所呈现出的虚实相生的形象性和创造性。

分会场四由吴投文担任主持人,张德明担任点评人。三明学院客座教授卢辉着重阐述安琪诗歌的通道问题,指出她成功构建了立体化的时间、空间维度,并始终将生存置于本位,采用独特方式应对诗歌终端问题。伍明春从“代际命名”“女性意识”“诗意的野心”三个维度总结安琪诗歌特点,深入探讨“诗意的野心”对其诗歌文本的深刻影响。向卫国基于长期关注安琪创作,提出其创作历程可划分为抒情书写、实验书写(长诗写作)、行走的书写、主题写作四个时期,高度肯定安琪在长诗创作阶段展现出的成熟诗艺。

研讨结束后,由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任毅主持研讨会小结环节。石华鹏对本次研讨活动作出总结。他表示,此次研讨会交流形式新颖、成果丰硕,围绕安琪诗歌的创作阶段、安琪诗作的解读与鉴赏、安琪诗歌的影响接受与评论传播等方面展开多角度探讨,在时间、空间、性别、美学、历史、传播等维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研讨会探讨安琪诗歌,以诗会友,将诗歌与闽南精神紧密结合,既关注当下诗歌事业的发展动态,又注重闽南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推动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此次“安琪诗歌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诗人学者们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在诗歌研究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