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级)
 
一、专业简介
2008年9月,中文系(文学院前身)开始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2013年对外汉语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年成立汉语国际教育系,2021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2022年获批福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立足闽南,面向东南亚,以汉语言文学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艺能的研习,培养具有能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国际教育能力、中华文化及闽南区域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中文教育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在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东南亚华校和其他汉语教育机构、国内中小学、语言培训机构等各类教育单位开展汉语与文化教学,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能同时胜任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模式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可分为以下四项:
目标1:理想信念正确
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良好的人文情怀。树立公益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能从容面对压力,承受挫折,养成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价值,遵守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达到汉语国际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目标2:职业能力均衡
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以及较宽广的文化视野,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典型国家和地区的课堂管理文化,具备第二语言教学和课堂管理的能力。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能根据不同国家学习者的特点组织课外活动。掌握一种中华才艺,并能运用到教学实践。具备数字化汉语教学技术开发和教学资源制作的能力,并能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和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目标3:国际视野开阔
对中国、闽南文化和世界文化、历史、艺术及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洞悉中外文化差异性,尊重文化多元性。具有较强的语言对比能力、文化阐释能力。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运用英语等外语开展跨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初步了解国外语言政策及语言规划和国外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
目标4:持续发展有效
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发现、质疑和评价与专业相关的现象与问题,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的认识和观点。具备创新性思维,能创新对外话语表达和对外活动形式,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教学反思能力,能够根据研究与实践的需要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熟悉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方法,并能初步的进行教学研究。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对个人的生涯发展进行较为明晰的专业发展规划。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要求1:师德规范
1.1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良好的人文情怀。
1.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四个自信”,主动服务国家汉语推广战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求2:教育情怀
2.1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能从容面对压力,承受挫折,养成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2.2树立公益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价值,达到汉语国际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要求3:学科素养
3.1 具有扎实的汉语语言学知识和中华文化基本知识,能将相关知识整合为国际汉语教学知识。
3.2掌握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体系。
3.3较熟练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对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学科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要求4:教学能力
4.1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能力。
4.2熟悉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教材和教参,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教学技能。
4.3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国际中文教学,具有融合知识、技能和技术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初步经验。
要求5:传播能力
5.1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根据不同国家学习者的特点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5.2能够肩负起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责任,掌握一种中华才艺,并能运用到文化推广和传播实践中。
5.3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
要求6:国际视野
6.1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洞悉中外文化差异性,尊重文化多元性,初步了解国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和国外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
6.2具有较强的语言对比能力、文化阐释能力。能够运用英语等外语开展跨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要求7:学会反思
7.1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发现、质疑和评价与专业相关的现象与问题,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的认识和观点。
7.2具有教学反思能力,能够根据研究与实践的需要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熟悉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方法,并能初步的进行教学研究。
要求8:沟通发展
8.1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协助实习单位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能运用专业优势参与中外文化的沟通交流工作。
8.2了解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路径,能够正确分析自我,明确学习目标,把握重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能有效地自我管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四、“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 毕业要求1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五、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59学分,其中必修119学分,选修40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 课程类别 |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必修课 | 大学英语 | 
 | 
 | M | M | 
 | H |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L | H | 
 | 
 | M | 
 | 
   
    | 大学体育 | 
 | H | 
 | 
 | 
 | 
 | 
 | M | 
   
    | 军事理论、军事技能 | H | M | 
 | 
 | 
 | L | 
 |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H | 
 | 
 | 
 | M | 
 | L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 
 | M | 
 | 
 | M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 
 | 
 | 
 | 
 | M | L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M | 
 |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M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H | M | 
 | 
 | 
 | H | 
 | 
 | 
   
    | 创新创业基础 | 
 | 
 | 
 | 
 | 
 | L | M | H | 
   
    | 通识选修课 | 美术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心理健康类、创新创业类、人文社会类科技世界类、闽南文化类、四史教育类 | 
 | 
 | M | 
 | 
 | H | 
 | M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中国古代文学 | 
 | L | H | 
 | M | M |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 H | 
 | L | M | 
 | 
 | 
   
    | 外国文学 | 
 | 
 | H | 
 | 
 | H | 
 | M | 
   
    | 现代汉语 | 
 | 
 | H | H | 
 | 
 | M | 
 | 
   
    | 古代汉语 | 
 | 
 | H | M | 
 | 
 | M | 
 |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 
 | L | H | M | M | 
 | 
 | 
 | 
   
    | 语言学概论 | 
 | 
 | H | H | 
 | 
 | L | 
 | 
   
    |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概论 | 
 | L | M | H | M | 
 | 
 | 
 | 
   
    | 中国文化概论 | 
 | 
 | H | 
 | M | M | 
 | 
 |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 
 | H | M | 
 | 
 | L | 
 | 
   
    | 跨文化交际学 | 
 | 
 | 
 | M | L | H | 
 | H |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 
 | 
 | M | 
 | 
 | H | L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 | 
 | 
 | L | M | M | 
 | H | 
 | 
   
    | 写作 | 
 | 
 | H | 
 | M | 
 | 
 | L | 
   
    | 英语听说 | 
 | 
 | H | 
 | 
 | M | L | M | 
   
    | 素质实训和教育研习 | 
 | 
 | 
 | H | H | 
 | 
 | M | 
   
    | 专业选修课程 | 文字学 | 
 | 
 | H | 
 | M | L | 
 | 
 | 
   
    | 音韵学 | 
 | 
 | H | 
 | M | L | 
 | 
 | 
   
    | 训诂学 | 
 | 
 | H | 
 | M | L | 
 | 
 | 
   
    | 语言与文化 | 
 | 
 | H | 
 | 
 | L | M | 
 | 
   
    | 汉语词汇学 | 
 | 
 | H | 
 | M | L | 
 | 
 | 
   
    | 中国古典美学专题 | 
 | 
 | H | 
 | 
 | M | L | 
 | 
   
    | 文本解读心理实验 | 
 | 
 | M | 
 | 
 | H | L | 
 | 
   
    | 西方美学专题 | 
 | 
 | M | 
 | 
 | H | L | 
 | 
   
    | 文化人类学 | 
 | 
 | M | 
 | 
 | H | L | 
 | 
   
    | 当代外国文学专题 | 
 | 
 | M | L | 
 | H | L | 
 | 
   
    | 现代文学与东亚文学关系 | 
 | 
 | M | L | 
 | H | 
 | 
 |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 
 | L | H | 
 | 
 | M | 
 | 
 | 
   
    | 东方文学研究 | 
 | 
 | H | 
 | 
 | M | L | 
 | 
   
    | 跨文化戏剧选读 | 
 | 
 | 
 | 
 | L | H | 
 | M | 
   
    | 唐诗艺术研究 | L | 
 | H | 
 | M | 
 | 
 | 
 | 
   
    | 唐宋词选讲 | L | 
 | H | 
 | M | 
 | 
 | 
 | 
   
    | 茶文化与文学 | 
 | 
 | H | 
 | M | L | 
 | 
 | 
   
    | 《儒林外史》研究 | L | 
 | H | 
 | 
 | 
 | M | 
 | 
   
    | 《红楼梦》研究 | L | 
 | H | 
 | 
 | 
 | M | 
 | 
   
    | 陶渊明研究 | L | 
 | H | 
 | 
 | 
 | M | 
 | 
   
    | 古代传记选读 | L | 
 | H | 
 | M | 
 | 
 | 
 | 
   
    | 苏轼研究 | L | 
 | H | 
 | M | 
 | 
 | 
 | 
   
    | 儿童文学 | 
 | 
 | M | 
 | H | 
 | L | 
 | 
   
    |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 | 
 | 
 | M | 
 | H | 
 | L | 
 | 
   
    | 海外华文文学 | 
 | 
 | 
 | 
 | M | H | L | 
 | 
   
    | 民间文学 | 
 | 
 | L | 
 | 
 | H | M | 
 | 
   
    | 百年新诗悦读 | 
 | M | H | 
 | 
 | 
 | L | 
 | 
   
    | 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 | 
 | 
 | H | 
 | 
 | M | L | 
 | 
   
    | 现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 | 
 | 
 | 
 | H | M | 
 | 
 | L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选修课程 | 中学语文现代文精读 | 
 | 
 | M | 
 | 
 | 
 | H | L | 
   
    | 语文朗读与朗读教学 | 
 | 
 | M | H | 
 | 
 | 
 | L | 
   
    | 创意戏剧与中学教育 | 
 | 
 | M | L | 
 | 
 | 
 | H | 
   
    | 音乐聆赏与文学表达 | 
 | 
 | 
 | L | M | 
 | 
 | H | 
   
    | 舞蹈鉴赏与文学表达 | 
 | 
 | 
 | L | M | 
 | 
 | H | 
   
    | 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 | 
 | 
 | H | L | 
 | M | 
 | 
 | 
   
    | 《论语》导读 | M | 
 | H | 
 | 
 | M | 
 | 
 | 
   
    | 《礼记》导读 | M | 
 | H | 
 | 
 | M | 
 | 
 | 
   
    | 琴史 | L | 
 | 
 | H | M | 
 | 
 | 
 | 
   
    | 琴诗文选 | L | 
 | 
 | H | M | 
 | 
 | 
 | 
   
    | 琴论 | L | 
 | 
 | H | M | 
 | 
 | L | 
   
    | 茶文化概述 | L | 
 | 
 | H | M | 
 | 
 | 
 | 
   
    | 茶艺与茶器 | L | 
 | 
 | H | M | 
 | 
 | L | 
   
    | 茶诗文鉴赏与创作 | L | 
 | 
 | H | M | 
 | 
 | L | 
   
    | 香文化研究 | L | 
 | 
 | H | M | 
 | 
 | L | 
   
    | 闽南语习得 | 
 | 
 | 
 | H | 
 | M | 
 | L | 
   
    | 闽南民俗 | 
 | 
 | 
 | 
 | H | M | 
 | L | 
   
    | 第二外语 | 
 | 
 | L | M | 
 | H | 
 | 
 | 
   
    | 电影语言学 | 
 | 
 | 
 | M | 
 | 
 | H | L | 
   
    | 微视频制作 | 
 | 
 | 
 | M | H | 
 | 
 | L | 
   
    | 词汇与词汇教学 | 
 | L | M | H | 
 | 
 | 
 | 
 | 
   
    | 语法与语法教学 | 
 | L | M | H | 
 | 
 | 
 | 
 | 
   
    | 汉字与汉字教学 | 
 | L | M | H | 
 | 
 | 
 | 
 | 
   
    | 西方文化概论 | 
 | 
 | L | 
 | 
 | H | M | 
 | 
   
    | 中小学语文课堂 | 
 | 
 | 
 | L | 
 | 
 | H | M | 
   
    | 汉英语言比较 | 
 | 
 | L | 
 | 
 | H | M |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课程 | 青少年发展心理 | 
 | 
 | M | H | M | L | 
 | 
 | 
   
    | 教育基本原理 | L | M | 
 | H | M | 
 | 
 | 
 |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H | M | 
 | L | L | 
 | 
 | 
 | 
   
    | 教师语言 | 
 | L | 
 | H | 
 | 
 | 
 | H | 
   
    | 书写技能 | 
 | L | 
 | H | M | L | 
 |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研究 | H | M | 
 | 
 | 
 | M | 
 |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 
 | 
 | H | 
 | L | M | L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课程 | 微格教学 | 
 | L | M | H | M | 
 | 
 | 
 | 
   
    | 汉语国际教育课堂管理 | 
 | 
 | M | H | M | 
 | L | 
 | 
   
    | 教师教育课程
 | 选修课程 |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 
 | 
 | M | H | 
 | 
 | M | 
 | 
   
    | 国际汉语教师认证辅导 | 
 | 
 | M | H | L | 
 | 
 | M | 
   
    | 多媒体素材与课件制作 | 
 | 
 | L | H | 
 | 
 | H | M | 
   
    | 考试与评价 | 
 | 
 | L | M | 
 | 
 | H | 
 | 
   
    | 集中实践教学 | 
 | 劳动 | H | M | 
 | 
 | M | 
 | 
 | M | 
   
    | 教育实践 (含见习、实习、研习等) | 
 | L | 
 | H | H | M | M | 
 | 
   
    | 毕业论文 | 
 | L | 
 | 
 | M | 
 | H | M | 
   
    | “外国文学”“跨文化交际学”“汉英语言比较”三门课为双语教学。 | 
  
 
 
 
七、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的设置包括两部分:
一是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听说等等。
二是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包括青少年发展心理、教育基本原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八、课程结构比例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分数 小计 | 占总学分 比例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41 | 904 | 49 | 30.82% | 
   
    | 选修课 | 8 | 128 |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50 | 800 | 80 | 50.31% | 
   
    | 选修课 | 30 | 480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13 | 234 | 15 | 9.43% | 
   
    | 选修课 | 2 | 36 | 
   
    | 实践教学环节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15 | 28周 | 15 | 9.43% | 
   
    | 课程实验(实践) | 25 | 503 | 25 | 15.72% | 
   
    | 本专业总学分为159学分。其中选修类课程 40 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25.16%;实践教学环节40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16%。实践教学环节分为集中性实践教学(包括劳动1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专业实习10学分)和课程实践(包括通识必修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4.5学分,教师教育类≧3.5学分)。 | 
  
 
 
    九、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
 
  
   
    | 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 学期 | 
   
    | 讲授 | 实验 实践 | 
   
    | 必     修     课 | 26001150300 | 大学英语A1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1 | 
   
    | 26002150300 | 大学英语A2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2 | 
   
    | 26003150300 | 大学英语A3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3 | 
   
    | 26004150300 | 大学英语A4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4 | 
   
    | 23005150200 | 计算机应用基础1 | 试 | 2 | 32 | 32 | 0 | 2 | 1 | 
   
    | 10007150100 | 大学体育1 | 试 | 1 | 36 | 32 | 4 | 2 | 1 | 
   
    | 10008150100 | 大学体育2 | 试 | 1 | 36 | 32 | 4 | 2 | 2 | 
   
    | 10009150100 | 大学体育3 | 试 | 1 | 36 | 32 | 4 | 2 | 3 | 
   
    | 10010150100 | 大学体育4 | 试 | 1 | 36 | 32 | 4 | 2 | 4 | 
   
    | 21011150200 | 军事理论 | 试 | 2 | 32 | 32 | 0 | 2 | 2 | 
   
    | 21012150200 | 军事技能 | 查 | 2 | 168 | 0 | 168 | 56 | 1 | 
   
    | 17028150300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查 | 3 | 48 | 40 | 8 | 2.5+0.5 | 1 | 
   
    | 1702915030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试 | 3 | 48 | 40 | 8 | 2.5+0.5 | 2 | 
   
    | 1701415030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试 | 3 | 48 | 40 | 8 | 2.5+0.5 | 4 | 
   
    | 1701615050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试 | 3 | 48 | 40 | 8 | 2.5+0.5 | 3 | 
   
    | 1701815030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试 | 3 | 48 | 48 | 0 | 3 | 4 | 
   
    | 17017060000 |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环节 | 查 | 由《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的实践学分、学时构成。 | 5 | 
   
    | 17016150200 | 形势与政策 | 查 | 2 | 64 | 48 | 16 | 1.5+0.5 | 1-8 | 
   
    | 18018150200 | 创新创业基础 | 查 | 2 | 32 | 32 | 0 | 2 | 1 | 
   
    | 小  计 | 41 | 904 | 608 | 296 |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9学分,296学时 | 
   
    | 选   修   课 | 公共艺术(理论) | 美学和艺术史论类 | 至少1学分 | 
   
    | 艺术鉴赏和评论类 | 
   
    | 公共艺术(实践) | 艺术体验和实践类 | 至少1学分 | 
   
    | 通选(心理) | 心理健康类 | 至少2学分 | 
   
    | 通选 | 四史教育类 | 至少4学分 | 
   
    | 人文社会类 | 
   
    | 科技世界类 | 
   
    | 闽南文化类 | 
   
    | 创新创业类 | 
   
    | 要求至少修满8学分,128学时 | 
  
 
 
(2)专业教育课程安排表
 
  
   
    | 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讲授 | 实验 实践 | 
   
    | 专 业 必 修 课 | 01201040400 | 中国古代文学1* | 试 | 4 | 64 | 64 | 
 | 4 | 1 | 
 | 
   
    | 01051040300 | 现代汉语1* | 试 | 3 | 48 | 40 | 8 | 2.5+0.5 | 1 | 
 | 
   
    | 01218040200 | 中国文化概论* | 试 | 2 | 32 | 32 | 
 | 2 | 1 | 
 | 
   
    | 01220040200 | 跨文化交际学* | 试 | 2 | 32 | 32 | 
 | 2 | 2 | 
 | 
   
    | 01202040400 | 中国古代文学2* | 试 | 4 | 64 | 64 | 
 | 4 | 2 | 
 | 
   
    | 01055040300 | 现代汉语2* | 试 | 3 | 48 | 48 | 
 | 3 | 2 | 
 | 
   
    | 01213040300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试 | 3 | 48 | 48 | 
 | 3 | 2 | 
 | 
   
    | 01250040300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 试 | 3 | 48 | 48 | 
 | 3 | 3 | 
 | 
   
    | 01021040300 | 古代汉语1* | 试 | 3 | 48 | 48 | 
 | 3 | 3 | 
 | 
   
    | 01251040200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试 | 2 | 32 | 32 | 
 | 2 | 3 | 
 | 
   
    | 01022040300 | 古代汉语2* | 试 | 3 | 48 | 48 | 
 | 3 | 4 | 
 | 
   
    | 01068040200 | 语言学概论* | 试 | 2 | 32 | 32 | 
 | 2 | 4 | 
 | 
   
    | 01006110200 |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概论* | 试 | 2 | 36 | 36 | 
 | 2 | 4 | 
 | 
   
    | 01304040100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查 | 1 | 16 | 0 | 16 | 1 | 3 | 
 | 
   
    | 01305040100 |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4 | 
 | 
   
    | 01104040200 | 英语听说1* | 试 | 2 | 32 | 16 | 16 | 1+1 | 4 | 
 | 
   
    | 01110040300 | 外国文学* | 试 | 3 | 48 | 48 | 
 | 3 | 5 | 
 | 
   
    | 01105040200 | 英语听说2* | 试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专 业 选 择 性 实 践 必 修 课 程 | 01281040200 | 小说写作 | 写作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2 | 学生自愿选择一门文体写作课程。 | 
   
    | 01282040200 | 古诗写作 | 
   
    | 01283040200 | 新诗写作 | 
   
    | 01284040200 | 散文写作 | 
   
    | 01285040200 | 实用文写作 | 
   
    | 01286040200 | 戏剧写作 | 
   
    | 01275040100 | 素质实训和教育研习1 | 查 | 1 | 16 | 
 | 16 | 1 | 3 | 就业指导类课程 | 
   
    | 01276040100 | 素质实训和教育研习2 | 查 | 1 | 16 | 
 | 16 | 1 | 4 | 就业指导类课程 | 
   
    | 01277040100 | 素质实训和教育研习3 | 查 | 1 | 16 | 
 | 16 | 1 | 5 | 就业指导类课程 | 
   
    | 小  计 | 50 | 804 | 700 | 104 | 
 |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8学分,128学时。课程名称后标*为学位课程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系列一: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系列选修课 | 
   
    | 01123050200 | 唐诗艺术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436050200 | 唐宋词选讲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397050200 | 茶文化与文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235050200 | 《儒林外史》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1126050200 | 陶渊明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01248050200 | 《红楼梦》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01481050200 | 古代传记选读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01120050200 | 苏轼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小  计 | 16 | 256 | 256 | 
 | 
 | 
   
    | 系列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系列选修课 | 
   
    | 01206050200 |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051050200 | 海外华文文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088050200 | 民间文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031050200 | 儿童文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516050200 | 百年新诗悦读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575050200 | 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01155050200 | 现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小  计 | 14 | 224 | 224 | 
 | 
 | 
   
    | 系列三:外国文学方向系列选修课 | 
   
    | 01506050200 | 当代外国文学专题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355050200 | 现代文学与东亚文学关系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522050200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565050200 | 跨文化戏剧选读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01014050200 | 比较文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小  计 | 10 | 160 | 160 | 
 | 
 | 
   
    | 系列四:文学理论方向系列选修课 | 
   
    | 01392050200 | 中国古典美学专题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134050200 | 文本解读心理实验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507050200 | 文化人类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391050200 | 西方美学专题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小  计 | 8 | 128 | 128 | 
 | 
 | 
   
    | 系列五:语言学方向系列选修课 | 
   
    | 01268050200 | 文字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176050200 | 音韵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188050200 | 语言与文化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172050200 | 训诂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361050200 | 汉语词汇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6 | 
 | 
   
    | 小  计 | 10 | 160 | 160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系列六:中学语文教育系列选修课 | 
   
    | 0135405020 | 中学语文现代文精读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01527050200 | 语文朗读与朗读教学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01573050200 | 音乐聆赏与文学表达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574050200 | 舞蹈鉴赏与文学表达 | 查 | 2 | 32 | 32 | 
 | 2 | 5 | 
 | 
   
    | 01439050200 | 中小学语文课堂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01528050200 | 创意戏剧与中学教育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01515050200 | 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小  计 | 14 | 224 | 144 | 80 | 
 | 
   
    | 系列七: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系列选修课 | 
   
    | 01402050200 | 《论语》导读 | 查 | 2 | 32 | 32 | 
 | 1 | 1 | 限选 | 
   
    | 01403050200 | 《礼记》导读 | 查 | 2 | 32 | 32 | 
 | 1 | 2 | 限选 | 
   
    | 01570050100 | 琴史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3 | 
 | 
   
    | 01571050100 | 琴诗文选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4 | 
 | 
   
    | 01572050100 | 琴论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5 | 
 | 
   
    | 01573050100 | 茶文化概述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3 | 
 | 
   
    | 01574050100 | 茶艺与茶器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4 | 
 | 
   
    | 01575050100 | 茶诗文鉴赏与创作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5 | 
 | 
   
    | 01569050100 | 香文化研究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6 | 
 | 
   
    | 01472050100 | 闽南语习得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6 | 
 | 
   
    | 01467050100 | 闽南民俗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6 | 
 | 
   
    | 小  计 | 13 | 208 | 136 | 72 | 
 | 
 | 
 | 
   
    | 系列八:职业能力进阶选修课 | 
   
    | 01577050200 | 第二外语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01532050100 | 西方文化概论 | 查 | 1 | 16 | 16 | 
 | 1 | 5 | 
 | 
   
    | 01570050200 | 电影语言学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 
   
    | 01331050200 | 汉英语言比较`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6 | 
 | 
   
    | 01571050200 | 微视频制作 | 查 | 2 | 32 | 16 | 16 | 1+1 | 5 | 
 | 
   
    | 01531050100 | 词汇与词汇教学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5 | 
 | 
   
    | 01533050100 | 汉字与汉字教学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6 | 
 | 
   
    | 01416050100 | 语法与语法教学 | 查 | 1 | 16 | 8 | 8 | 0.5+0.5 | 6 | 
 | 
   
    | 小  计 | 12 | 192 | 104 | 88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4.5 学分,72学时 | 
   
    | 专业选修课要求至少修30学分。其中:“系列五”语言学方向选修课至少修习4学分;“系列七”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方向选修课至少修习8学分,“琴”“茶”相关课程具有延续性,如果第3学期选修其中一门,后续两门课程也要选修;“系列八”职业能力进阶方向选修课至少修习6学分。 | 
  
 
 
(3)教师教育课程安排表
 
  
   
    | 性 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 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 学期 | 
   
    | 讲授 | 实验  实践 | 
   
    | 必 修 课 | 09009110200 | 青少年发展心理 | 试 | 2 | 36 | 36 | 
 | 2 | 2 | 
   
    | 09002110200 | 教育基本原理 | 试 | 2 | 36 | 36 | 
 | 2 | 3 | 
   
    | 01005110100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查 | 1 | 18 | 18 | 
 | 1 | 3 | 
   
    | 01002110100 | 教师语言 | 查 | 1 | 18 | 18 | 
 | 1 | 3 | 
   
    | 01003110100 | 书写技能 | 查 | 1 | 18 | 18 | 
 | 
 | 2 | 
   
    | 09006110200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试 | 2 | 36 | 18 | 18 | 1+1 | 4 | 
   
    | 01008110100 | 汉语国际教育班级管理 | 查 | 1 | 18 | 9 | 9 | 1+1 | 5 | 
   
    | 01007110100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研究 | 查 | 1 | 18 | 18 | 
 | 1 | 4 | 
   
    | 01004110200 | 微格教学(含片段教学) | 试 | 2 | 36 | 18 | 18 | 1+1 | 4 | 
   
    | 小  计 | 13 | 234 | 189 | 45 |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2.5学分,45学时 | 
   
    | 选 修 课 | 01006100100 | 考试与评价 | 查 | 1 | 18 | 9 | 9 | 1 | 5 | 
   
    | 01043100100 |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 查 | 1 | 18 | 9 | 9 | 1 | 5 | 
   
    | 01005100100 | 多媒体素材与课件制作 | 查 | 1 | 18 | 9 | 9 | 1 | 6 | 
   
    | 01044100100 | 国际汉语教师认证辅导 | 查 | 1 | 18 | 9 | 9 | 1 | 6 | 
   
    | 小  计 | 4 | 72 | 36 | 36 |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学分,18学时 | 
   
    | 要求至少修满2学分,36学时,多修学分可以抵扣专业选修课学分。 | 
  
 
 
 
(4)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周数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 32001060100 | 劳动 | 查 | 1 | 48 | 2 | 4 | 1-6 | 
   
    | 01028061000 | 教育实践 (含见习、实习、研习等) | 查 | 10 | 180 | 18 | 10 | 7 | 
   
    | 01025060400 | 毕业论文 | 查 | 4 | 
 | 8 | 
 | 8 | 
   
    | 小  计 | 15 | 
 | 28 | 
 | 
 | 
   
    | 劳动课安排在第6学期录入成绩 | 
  
 
 
 
十、专业修读指南
(一)毕业基本条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前须修读至少159学分。
(二)课程修读说明
1.通识教育必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通识教育必修课41学分,其中:《大学英语》12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2学分、《大学体育》4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军事技能2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17学分(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创新创业基础》2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为1-6学期)须从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中修满8学分(原则上在线课程不超过5学分),其中公共艺术(理论)类至少1学分,公共艺术(实践)类至少1学分,心理健康类至少2个学分,四史等其他类至少4个学分。
3.实践模块修读说明:
(1)毕业论文(设计):第五学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导师。第八学期进行论文答辩,通过答辩者方能取得学位。
(2)教育见习:见习安排在实习期的前两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