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文学院于博文楼东区109教室召开学院干部大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绍福,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志红,校党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何建顺出席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林晓主持。徐志红首先宣读了校党委干部任免文件:陈练军任文学院院长,周军任文学院副院长。陈练军、周军依次作表态发言,表达了将不负组织信任,全身心履职尽责,坚定做好学院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林晓代表学院班子作表态发言。...
为全面了解文学院各二级学科、学位点建设情况,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推进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工作,12月27日上午,文学院在博东114召开学科、学位点负责人座谈会。文学院院长陈练军、副院长周军及各学科、学位点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陈练军主持。会上,陈练军院长首先向各学科、学位点负责人辛劳付出表达真诚感谢,强调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是支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高质量发展重要力量,就目前学院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征询意见。...
聚细流以成江海,笃行不息正扬帆。为进一步深化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文学院继续开展广受好评的“博文新声·博士生学术沙龙”,该活动致力于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思维,并构建一个交流平台,促使研究生、导师与本科生之间的思想火苗相互激荡,共同构筑一个高质量的学术探索园地。12月18日晚上,第3期博文新声·博士生学术沙龙在博文楼东50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博士生学术沙龙由文学院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陈欣欣担任主讲人,...
12月21-22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俊民受邀为我院师生作了“出土文献与中华文化典籍传承发展”研修课程的系列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陈练军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本次研修课程共分三场。21日上午以“简牍整理与研究”为题,张俊民对简牍学的重要性、简牍整理与研究等情况进行介绍,重点讲解了简牍的时代、形制、材质、长度、字数、文字等内容,也涉及简牍中的编号与符号、...
12月14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在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开幕。年会以“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为主题,设立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的专业学者。我院2022级卓越教师人才实验班陈佳、王妤欣、宋雨涵和林琳受邀参加论坛,代表闽南师范大学在分会场上作发言报告,并获评“优秀论文”。陈佳在其题为“大学生成人依恋对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
12月15日,福建省社会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于厦门集美大学举办。会议共设有7个分会场,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基层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我院2022级卓越教师人才实验班陈静雯和林欣怡受邀参与论坛,并代表闽南师范大学在“青年发展与青少年问题研究”分会场上作发言报告。陈静雯的《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学习焦虑的中介作用》一文,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
文学院在博东一楼中庭成功举办了“2024年龙江小戏节暨元旦诗会——《今夜星辰》”。本次活动由汉语国际教育学系、社团发展中心携手各大艺能社团共同承办。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包括文学院党委书记林晓、著名台湾诗人萧萧老师,以及来自漳州商会的朱文婷女士、奥格传媒公司的曾小倩女士等多位校外人士和部分台籍教师。此次演出由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陈瑞松老师主持。活动当晚,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品茗静坐,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
12月5日,文学院邀请台湾“吴三连奖”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萧萧,于博东109开展“抒情:心向天地开放,人与纯真往来”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杨杏红主持,24级本科生、既明文学社等近80多人到场聆听交流。萧萧从本次讲座主题命名谈起,指出“人”与“大自然”是抒情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诗歌传情达意的窗口。接着重点围绕《石》、《宵禁九行》和《想念》这三首抒情诗歌进行经典解读,引导听众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及意境之深远,...
12月2日上午,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大勇老师受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近百年词史研究的理论与进路”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位点负责人陈良武教授主持,刘荣平教授担任点评嘉宾,郭秋显教授、宋巧燕教授及近30名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马大勇首先对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进行回望和阐释。针对20世纪诗词应否被写入现代文学史的问题,马大勇认为:一方面,那种认定“凡新必革命、...
12月3日晚上,台湾静思茶道教师李阿利于文学院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作了题为“遇见茶米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杨杏红主持,40余名文学院师生到场参与。讲座在文学院泠音琴社的同学带来的琴歌《喜园中茶生》中拉开序幕。李阿利首先从唐朝元稹的《茶》诗引入主题,并由此讲到茶的十一个方面 ,阐明茶与历史、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的密切联系;接着,从茶与生活、茶与教养、茶与修养等方面分析了“茶、道合一”的境界。李阿利特别关注茶与教育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