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2025时间:2025.10.28地点:圆山校区农校校友馆主讲人:庄祖煌内容:碳基与硅基的迭加:AI与诗图文创作运用AI的科技,融入诗歌创作,并思考如何善用现代科技,提升文学的素养。
10/15
2025时间:2025.10.27下午地点:圆山校区农校校友馆主讲人:萧水顺内容:心向天地开放·人与纯真往来通过古今诗歌名篇,讲授诗歌创作的技巧,提升写作的能力。
10/15
2025时间:2025.10.27上午地点:圆山校区农校校友馆主讲人:林焕彰内容:《我登山,我写诗》一一谈我的诗观,分享我的近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与乐趣,让日常生活成为写诗的素材。
10/15
2025时间:2025.10.24晚上19:30地点:博东110主讲人:穆杨内容:英美当代小说中的改写批评界针对当代英美小说的总体特征已经提出了诸多概念,其中威廉·加斯的“元小说”、弗雷德里克·詹明信的“后现代拼贴”、琳达·哈钦的“后现代戏仿”和“历史编纂元小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上述概念存在显见的矛盾:当代小说的总体特征到底是偏重内容(“后现代戏仿”)还是偏重形式(“元小说”“后现代拼贴”)亦或是兼而有之(“历史编纂元小说”...
10/15
2025时间:2025.10.24下午15:30分地点:博东110主讲人:戴鸿斌内容:外国文学研究的策略:以艾米斯传记小说的空间与记忆书写讲座从如何辨别优秀的外国文学学术论文并主动模仿与书写入手,进而深入探讨英国著名作家艾米斯的传记小说在空间和记忆书写方面的特征。讲座指出,艾米斯的《经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因为它不仅融合了自传体文学的多种元素,而且在多个层面上展现出与艾米斯后现代小说的显著相似性。在《经历》中,记忆成为核心命题,...
10/15
2025时间:10月22日19:30-21:30地点:博东110主讲人:李良内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范畴探赜面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存在,如何定位与发展世界华文文学提上日程。四十余年来政治社会大幅度发展变化下,“台港澳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留学生文学”、“新移民文学”,直至“世界华文文学”,迭变不一的文学现实与学科命名有力说明了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丰富与张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号召下,...
10/15
2025时间:2025.10.22上午9:00-11:00地点:博东110主讲人:刘俊内容:冷战与“新”“新文学”——一种新的文学视野1982-1986年在苏州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86-1991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博连读,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10/15
2025时间:2025年10月22日晚上7:00-9:00地点:博西梯一主讲人:黎紫书内容:文学,在野生的状态──黎紫书创作谈自24岁出道,黎紫书在30年的写作生涯中,由文学奖起步,直至2020年完成长篇小说《流俗地》后“终于敢以小说家自居”,历经诗、散文、非虚构和不同篇幅的小说等文体的探索,又以读者的身份和角度参与到自身的创作中,与“作者”一起完成作品。作为马华作家,这是一条孤独的自我探求之路,其中的经验与成果,值得其他地区的中文作者观照。...
10/15
2025时间:2025年10月21日9:40-11:40地点: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主讲人:黎紫书内容:汪洋中的一条船──马华文学概述马来西亚,多年来被视为中国地区以外最重要的华文文学重镇。在一个华语为非主流语言的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凭什么持续多年维持对华文文学的热忱,并且不断地产出高水平的创作者,以及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在近几年逐渐赢得中国文坛以及更多读者的注目时,马华文学又将何去何从,航向怎样的前景?
10/14
2025时间:2025.10.20下午4:30-6:00地点:博东110主讲人:朱文斌内容:论黎紫书《流俗地》的不可靠叙述近年来随着马华作家黎紫书小说《流俗地》影响力的扩大,其在中国大陆的讨论氛围愈加热烈。目前,学术界大多聚焦于作品中的女性群体、地方色彩和叙事研究三个方面,但从不可靠叙述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较少。本文运用修辞学派理论探究《流俗地》文本中不可靠叙述的类型及各类型间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中不可靠叙述生成的机制,并结合认知性方法转至读者接受层面探究不可靠叙述如何向可靠叙述转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