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20259月19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树国受邀为我院师生开展“简帛文献对屈赋阐述的价值意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陈良武教授主持,近50名文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讲座伊始,张树国首先论述证明屈赋作品真实性的重要方法。他指出判断楚辞创作的四个标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代黄伯思《校定离骚序》),但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汉赋。于是他进一步指出,屈宋楚辞与秦汉以后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所用文字不同,...
09/29
20259月23日上午,由文学院主办的“开学第一课”名家讲座“文艺理论的重建与寓言论批评”在博文楼西梯一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志强老师前来讲学。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周军主持,文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刘婉晴老师、陈丽琳老师以及2025级博硕士全体新生和圆山校区的部分本科新生到场学习。讲座中,周志强教授首先概述了我国文艺批评现状,提出当前时代处于继社会学批评、...
09/28
20259月23日下午 ,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应邀于博东110教室带来了题为“批评的想象与方法——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路径”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梁结玲教授主持,数十名硕博研究生前来学习、交流。周志强教授先从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谈起,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而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分析社会问题的“视野”。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斗争的、对立的,即矛盾地认识和改造历史的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是一种“...
06/01
20255月23日晚上,山东师范大学的石玲教授应我院邀请,于博东509室作题为“袁枚‘性灵说’的过程考察”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陈良武教授主持,学院四十余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石玲对袁枚的“性灵说”进行了动态的演变过程分析,指出袁枚“性灵说”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乾隆十年(1745)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是袁枚“性灵说”发轫、形成的时期,袁枚在《答曾南村论诗》中首次提出“性情”概念,力破当时宗唐宗宋的门户之见,...
05/31
20255月29日下午,文学院“松洲讲堂”社会语言学系列第八讲“码上创新:以语义编码思路解锁中文编码新未来”在博东110开讲,法籍华人、百宝箱之友协会会长夏诠真应邀作为主讲人。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闽南师范大学)办公室主任肖模艳主持,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夏诠真从汉字字形、书写媒介和机器代号系统展开汉字的历史演变。从上世纪八十年至今,...
05/25
20255月24日晚上,山东师范大学的于冬云教授应我院邀请,于博东110室作题为“《老人与海》:身份政治与审美乌托邦”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负责人李新东老师主持,学院四十余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于冬云首先从圣地亚哥的西班牙移民身份谈起,强调圣地亚哥的跨文化身份具有独特标识。作为一名西班牙移民,圣地亚哥的身份认同交织着古巴、西班牙和美国的多元文化背景。接着,她指出海明威对西班牙抱有深厚的情感,...
05/25
20255月22日晚上,福建师范大学郭丹教授受邀在博东110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开设题为“《左传》的三种读法”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庄丹副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讲座伊始,郭丹以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化用了《左传·昭公四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例,说明《左传》以其丰富意蕴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为大家展示和介绍了历年来他所完成的与《左传》有关的部分著作,...
05/24
20255月21日晚上,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华于博东107教室为我院2024级学科语文研究生开展题为“语文教师的才情、才思、才艺”的教育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郑丽霞主持。讲座伊始,张华首先通过简短有趣的自我介绍,引出“如何最短时间让学生记住你”的教师基本素养,并通过他与学生的沟通实录,指出“教师无意识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紧接着,张华围绕语文教师的素养,从三个方面为在场研究生剖析了成为一名好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05/22
20255月19日下午,凯里学院的谢平副教授在闽南师范大学博东107室为24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部分研究生开设了题为“阅读策略的教学价值、学理阐释及实践路径”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科教学(语文)学科负责人代顺丽教授主持。谢平以“研究缘起” “教学价值” “学理阐释” “实践路径”四个维度为核心,展开了其讲座内容。首先,谢平结合个人的学术经历,阐述了自己研究方向的三次转变:从语文课程标准转向口语交际,最终定位于阅读策略。...
10/22
202410月2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副会长、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赵勇,受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霍尔的‘接合理论’:阐释与运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胡明贵教授主持,近30名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赵勇首先指出,正如他在“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去世后为其所作的纪念性文章《霍尔已乘黄鹤去,应留傍人喜鹊飞》中提出的,今人应当学习霍尔如“喜鹊”一般搬运、运用理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