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近日,文学院各团支部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我的专业”主题交流研讨。
各团支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深刻理解文化繁荣兴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如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中文人的成长成才,如何依托学院艺文结合、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的中文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提升文化的传承、传播能力,如何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本领等问题进行讨论。以下为各团支部的观点:
22汉师4班团支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文化自信为着眼点,结合本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特点,讨论了文化思想与师范专业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作为未来的师者,师范生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也承担着延续文化自信的使命。应该将文化自信的内涵转化成一股力量,传递给未来所教的学生,不断注入新的血脉中。

22汉师3班团支部认为,作为团员,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无比重大,作为中文人,更要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他们表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文学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觉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22汉师5班团支部认为,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的学生,在开放的学术环境中,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开展跨学科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前瞻性思维,这不仅能够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和创新,还能够培养师范生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和预测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汉语言文学师范的学生更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了解世界各种文明的独特历史传统和丰富文化创造,在互借互鉴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汉师3班团支部认为,作为师范专业学生,要明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树立思想旗帜”的重要性。团支书张若彤分享了张桂梅老师的经历,讲述张桂梅老师定期重温入党誓词的故事。她说,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伟大实践,张桂梅老师把握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她在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总是会热泪盈眶,她是真正高扬思想旗帜的代表。

21汉语1班团支部认为,作为文学院的学生,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茹古涵今、守正创新的理论光辉,切实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认同。自觉自主地植根中国广袤大地和悠久中华民族历史,吸收五千多年中华璀璨文明的精华养分,传承中华民族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观照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提升“中文人”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2汉师1班团支部认为,作为中文学子,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文化使命。团支部成员张靖雯认为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未来学习工作的指导思想,并融入到未来的教育工作当中;郭晨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作为新时代中文人要在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讲透彻中华优秀文化的起点与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展;杨铠岚则从中文专业出发,认为汉语言文学离不开文字,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活水。三位团员的发言展现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践行态度,也体现了中文人的使命担当。

对文化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文化。通过本次交流研讨,文学院学子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白了作为中文人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他们将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提升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