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董志翘
时间:6月5日下午4:00-5:30
地点:博东110
内容:
近些年来,随着汉语词义演变发展的的讨论日益深入,对于汉语词义演变发展的途径、方式的认识也更呈多元。即除了传统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而外,还有“相因生义”(从词的组合、聚合关系角度探讨词义演变的途径)“因误生义”(从词的认知、运用角度探讨词义演变的途径)等等。所谓“因误生义”,是指对于词的误解、误用经约定俗成后产生的新义的一种途径、方式。本人在参与《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修订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汉语大型辞书中,这类“因误生义”现象并非鲜见,因此,在辞书编纂与修订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处理这类“因误生义”问题,值得学界关注。本文以“轸”“草圣”“贯颐”“曷”等词为例,谈谈这些词“因误生义”的过程及拟采取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