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1. 《两汉魏晋的韵部》,《汉语历史音韵学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4年。 2. 《东晋、南朝宋诗人用韵的数理分析》,《闽海学刊》第2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4年。 3. 《林语堂“歌戈鱼虞模”古读研究的贡献及局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第二作者 4. 《林语堂古声母研究的贡献和局限》,《闽台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第二作者 5. 《〈诗经〉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6. 《隋代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 7. 《上古“幽侯鱼歌”四部的合韵关系及其演变》,《殷都学刊》2020年第1期。 8. 《“车、居”及“告、鹄、浩”的语音关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9. 《儒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价值》,《教育导刊》2019年第7期。 10. 《“齐梁陈”时期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11. 《影响台籍博士赴美国或中国大陆工作意向的因素分析———基于 2016 年 NPHRST 调查数据》,《现代台湾研究》2019年第2期。 12. 《周秦至隋诗歌韵类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宁波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13. 《三国、西晋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语言研究集刊》第2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 14. 《〈说文〉色彩近义词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15. 《上古声调再议》,《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16. 《论段玉裁“同声必同部”及其对上古音研究工作的影响》,《汉字文化》2017年第23期。 17. 《两汉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语言研究》2016年第2期。 18. 《〈楚辞〉屈宋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兼论“上古楚方音特色”之可信度》,《东吴中文学报》第30期,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2015年。 19. 《上古“舌尖鼻音韵尾”各部之合韵分析》,《成大中文学报》第46期,台南:成功大学中文系, 2014年。 20.《上古之幽两部的合韵关系及其演变》,《语言学论丛》第46辑,北京: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2012年。 21.《析闽西客语“全浊声母清化不送气”字》,《成大中文学报》第36期,台南:成功大学中文系,2012年。 22.《张寿镛之〈诗经〉学》,《经学研究集刊》第8期,高雄: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