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2024警钟长鸣:解读国内外学术不端案例邱染棋(2023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摘要:本文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带来的深远影响和严重后果。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伪造数据和一稿多投等,不仅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还破坏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误导后续研究并浪费科研资源。通过分析赫尔曼·罗赫尔的数据造假事件、古滕贝格的论文抄袭事件以及国内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论文代写事件和华中师范大学一稿多投事件,揭示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和后果。...
11/12
2024研究生学术道德与高质量论文写作的探索陈春光(2023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摘要: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道德规范与高质量论文写作的必要性成了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要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论文写作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完成一篇高质量写作的过程是知识收获的过程。学术道德规范与高质量论文写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学术界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与挑战,...
11/12
2024浅谈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以古代文学研究生为例吴淑芬(2023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引言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价值。研究古代文学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历史背景知识,还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规范的写作能力。然而,近年来,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升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质量,必须重视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之间的关系。一、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些思考在当今高等教育与科研领域,...
11/12
2024学术道德在心中,科研道路向光明——唯有心怀道德才能走得长远苏静涵(2023级学科教学语文1班,硕士研究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提到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11/12
2024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的挑战及其对策张慧(202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源自于希腊古典哲学家柏拉图,他将其定义为传播各类专业知识的场所。《史记》对“学术”的记载则是认为其为治国之术。可以说,中西方文明对学术有着基本的共识,认为“学术”是由专业的人士对社会及自然界普遍规律的整合和传播。因此“学术”这个词自诞生起便带有专业化和传播性的特点,其创作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掌握规范的写作方法。...
11/12
2024培养“竭泽而渔”的学术态度许多(202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计划,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
11/12
2024主体性反思: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吴珊珊(2024级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是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底线,尊重原创意味着维护学术的纯洁性。关于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问题的讨论,本质是关于创作者“主体性”的讨论。换言之,创作主体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作品的原创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学术创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传统研究的式微。与此同时,“当机器人具有自我意识,人类将何为?...
11/12
2024“学术裁缝”与“学术妲己”——透视学术写作中的诚信危机与伦理失范黄泽敏(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摘要:“学术裁缝”和“学术妲己”是近几年流传较广的与学术规范相关的网络热词,其反映的学术不端行为发人深省。通过对“学术裁缝”和“学术妲己”的形象或行为分析,透视学术写作中的诚信危机与伦理失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从主体和客体提出建议,学者要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教育部门要加强相关教育,完善评价体系,...